2.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
在教學中,教育科學知識涉及教師對“如何教”問題的理解。在教與學的領域中,教學過程被看作是教師將其具有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使用教育學和心理學規(guī)律來思考學科知識,即對具體的學科知識做出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解決,例如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在課堂中如何組織教學過程,如何設計和實施測驗等等。因此,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被有些專家稱為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的條件性知識。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科學性與藝術的高度結合。僅僅具有廣博的學科知識的教師,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好教師,教師必須懂得教育規(guī)律,能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教學法等理論來武裝自己,教師只有按照科學育人的規(guī)律辦事,講究科學性和藝術性,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才能使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上升為理性認識,更具有自覺性,避免盲目性。
3.實用的實踐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是教師通過教育實踐總結出來的,它是教師個人品質與教育認知、經(jīng)驗、教育情感、態(tài)度和教育行動相互融合產(chǎn)生的。這種實踐性知識是靈活多樣的,具有鮮明的指導功能,不像理論性知識那樣有嚴謹?shù)倪壿?。如教學中總結出的經(jīng)驗體會,構建的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這種實踐性知識適應于特定的課堂、教材、學生,體現(xiàn)了教師的個性特點和價值取向,不追求理論領域的普遍性。這種實踐性知識是以教學水平提高與否評價的。
4.廣博的文化知識
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普通文化知識,這些知識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知識。教師的文化知識不僅要淵博,而且要飽學有識,將其內化為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成為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健康人格特質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在學校里,知識淵博的教師往往會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因為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由于教師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因此,每一位教師都要盡力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擅長創(chuàng)作的教師,可以用創(chuàng)作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愛好詩詞的教師,可以用詩詞的魅力來啟發(fā)學生;有音體美特長的教師,可以借一技之長發(fā)展學生的才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