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父親被指定為陪都參議長(5)

孤舟獨樹:民國金融家康心如之子康國雄自述 作者:康國雄


重慶城里康公館

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我家已經(jīng)是重慶城內(nèi)有名的大戶。

我一歲時留影,照片背后有

父親題字“雄兒一歲小像”我家在城中心的主干道鄒容路靠近夫子池處(那段路舊地名叫柴家巷),當(dāng)時有名的國泰電影院對面。這是一處大宅院,是我父親花十萬洋錢從一周姓人家手里買的,人人都知道那是康心如公館,康家大院,一百多間房子,兩層(有些地方是三層)樓,每間屋都很大——我自己住的那個房間,除去床、柜、桌子外,還可以在屋里騎自行車玩。

柴家巷大院里住了哪些人呢?

有我大媽(大伯父康心孚的妻子,我稱大媽)和她的四個女兒,我的大哥一家(他有兩子一女),我的大姐、二姐、五姐、七姐,還有大姑父一家,二姑媽,還有兩個祖母(毛太夫人和廖太夫人),我父親和他的兩個姨太太(劉曼君和我母親葉惠君)……

1938年家族合影,第二排右四為毛太夫人,第一排右三是我

每一家都請得有保姆,我父母有保姆,我和我妹妹也專門有一個保姆。當(dāng)時保姆洗衣服,洗衣盆要擺一長排,有時還不夠,要輪流洗才行。

家里還專門有兩個大師傅做飯,兩個聽差跑外買,一個聽差專門給我父親提公文包、隨從外出辦事;兩個聽差打掃衛(wèi)生,還有兩個專門看守院子的“看門頭”……

總之,我家請的保姆、聽差,吃飯都要擺兩桌,而且還不夠坐,只能吃流水席。那時我家吃飯是要搖鈴的——人太多了。

從兩件紅白喜事可見我家當(dāng)時的排場。

一件是我婆婆去世后大出殯。

我那時年紀(jì)小,才三歲,記不得什么——只記得有大人指責(zé)我婆婆死了沒有哭,我感到委屈,就跪到婆婆棺材前哭了一場,邊哭邊說:“婆婆呀,他們說我沒得孝心哪……”我后來看到照片(那些照片在“文化大革命”時都燒了),又聽別人講,那次大出殯,是重慶歷史上少有的排場:隊伍前頭已經(jīng)到了菜園壩,后面還在美豐銀行(小什字街),也就是說,排滿了整個重慶下半城的馬路,沿途車子都停下來讓路,不能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