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不要把胡適趕出北大課堂(3)

少不讀魯迅 老不讀胡適 作者:韓石山


胡適晚年也談到了北大的新舊兩派。在與胡頌平談到清華出身的張蔭麟時,胡頌平問:“倘使他不入清華而入北大,能在先生旁邊作研究工作,那他一定會有特殊的成就。”胡適說:“不,北大里邊也有守舊派,就是入了北大,也不一定會跟我學。他是廣東人,或是出于守舊的家庭;如果他有好的師友,造就當然不同了。你不要以為北大全是新的,那時還有溫州學派,你知道嗎?陳介石、林損都是。他們舅甥兩人沒有什么東西,值不得一擊的。后來還有馬敘倫,馬敘倫大概是陳介石的學生。”胡頌平又問:“傅斯年當初不是很守舊嗎?”胡適笑著說:“是的,孟真是很守舊的。那時穿上大袍褂,拿著大葵扇的?!保ê炂健逗m之先生晚年談話錄》第63頁)

還有一件小事,也頗能說明當年北大新舊兩派之間的對峙與猜忌。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傅斯年和羅家倫響應新文化運動,辦起《新潮》雜志,陳獨秀對他們?nèi)允切拇嬉蓱]。周作人在《知堂回想錄》中說:

《新潮》的主干是傅斯年,羅家倫只是副手,才力也較差,傅在研究所也單認了一種黃侃的文章組的“文”,可以想見一年之前還是黃派的中堅。但到七年十二月,就完全轉變了。所以陳獨秀雖自己在編《新青年》,卻不自信有這樣的法力,在那時候曾經(jīng)問過我,“他們可不是派來做細作的么?”我雖然教過他們這一班,但實在不知底細,只好成人之美說些好話,說他們既然有意學好,想是可靠的吧。(《知堂回想錄》第376頁)

傅斯年的轉變,其意義在于,肇始了太炎門生在北京大學地位的衰落,開啟了北大學術史上的一個新紀元,那就是留學英美的一批自由主義學者,終將成為北京大學真正的主宰。而這批自由主義學者和太炎門生的抗爭,也必然會越來越激烈,其中有學術理念的不同,也有政治見解的歧異,有私人間的意氣用事,也有莫名其妙的人事糾紛。就大勢而言,卻是先進文化思想與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抗爭。起初是學術的抵牾,后來便演變成思想認識的沖突,最終便是社會立場的異途。

當然,兩派明火執(zhí)仗的對立與打斗,還在多年之后。歷史老人正在精心地安排著一次大的事業(yè),暫時需要他們同心合力來做,之后才會讓他們分其道而揚其鑣。

這件大事,便是兩派的鼎力合作,共同創(chuàng)建新文化運動初期的繁榮景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