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序言(1)

巴比倫寶藏 作者:(加)桃樂絲·麥金塔


眾神棄我們而去,

就像遷徙的鳥群飛向遠方。

城池倒塌,奏響悲傷的挽歌;

血泊橫流,染紅空蕩的城門;

鮮血如鑄模中滾滾的青銅;

尸體如烈日下腐爛的油脂。

廟宇化為灰燼,

籠罩的煙霧似緊縛的壽衣;

流動的鮮血似汩汩的河流。

慟哭,哀悼,悲痛。

我們的城池不復存在。

在發(fā)起最后進攻的數(shù)小時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這座城池竟會淪陷。伊斯塔引以為豪的城門、橫跨底格里斯河的堅固橋梁,怎么可能就這樣被攻破?士兵們不是隨處可見嗎?護城河清晰倒映的宮殿不是保衛(wèi)森嚴嗎?統(tǒng)治者不是承諾過一切都不用擔心嗎?

然而就在尼散月9日,侵略者為了避開夏季的烈日而處心積慮挑選的這一天,城池的確淪陷了——像雛鳥的嫩殼一樣不堪一擊。士兵們丟盔棄甲,四處逃竄,藏匿于百姓之中。婦女們護著自己的孩子,蜷縮在黑暗的屋子里。熊熊的烈火將一座座房屋瞬間化為灰燼,燃燒的火焰貪婪地吞噬著圖書館里的紙草書和羊皮卷。霎時,尸橫遍野。人們玩樂飼養(yǎng)的珍禽異獸也難逃一劫,被偷去充當了腹中之物。統(tǒng)治者的雕像慘遭褻瀆,而他本人早已不知去向。

伴隨戰(zhàn)爭而來的掠奪瘋狂地進行著,從平民百姓的有限財產(chǎn)到富麗宮殿的無限寶藏,無一幸免。掠奪者就像為一塊肉而爭奪的一群烏鴉一樣蜂擁而至,偷走了寶貴的象牙、玉髓和青金石項鏈、廟宇的雕像和雪花石膏瓶。

一個竊賊用青銅槌砸碎了哈爾邁勒廟宇中赤陶土獅子的頭,另一個盤腿坐在地上,正在剝?yōu)鯛柶呦仪偕系蔫偳段铩?003年4月14日,這一寶藏——著名的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成為了戰(zhàn)爭的犧牲品。

其中一個精瘦的竊賊動作頗為嫻熟,悄無聲息地穿梭于人群中。他頭發(fā)烏黑,臉色蒼白,左手腕上有個突出的記號——形狀怪異、顏色如舊血漬。他暗自嘲笑著這些搶奪戰(zhàn)利品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搶到的到底是什么。而他作為外交官的紈绔子弟,已經(jīng)在巴格達生活了十年,對這個博物館可謂了如指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