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在世的一個時期內,因為皇帝尚在幼年時期,作為皇太后的慈禧,可以名正言順地以“垂簾聽政”的名義,代替兒子處理政務。但在同治皇帝死后,如果從大行皇帝的下一輩宗室子弟“溥”字輩中選擇一人,作為沒有后代的同治皇帝的子嗣,并令其承繼大統(tǒng)的話,那么,慈禧就會成為“太皇太后”,地位雖然尊貴,但再想干預政事,則顯然不合祖制。而這樣的一個局面當然是野心勃勃正在盛年的慈禧所不愿意見到的。
那么,在慈禧的面前就只剩下一條道路可供選擇,這就是“以弟繼兄”,從宗室近支中和同治皇帝處于一個輩分的“載”字輩里選擇一年幼之人,作為自己的先夫咸豐帝的子嗣來承繼大統(tǒng)。這樣,慈禧就依然是皇太后,就可以照常以皇太后的身份參與政事,一直到幼帝成年能夠親政為止。
可是,類似后者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可以滿足慈禧的一己私心,但卻難免招來朝臣的反對。事實上,后來的確有一個叫做吳可讀的吏部主事,因為這件事情而搞了個著名的“尸諫”。但慈禧就是慈禧,她還真的就這樣做了。而他選擇的新皇帝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侄子兼外甥,也就是醇親王奕譞的第二子,當時尚只有四歲的載湉。
同治皇帝去世的當天,也就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農歷十二月初五日傍晚,心中已有成文的慈禧在養(yǎng)心殿西暖閣突然召見各軍機大臣和包括奕譞在內的各宗室親王,說是有重要政務要和大家“協(xié)商”。
對此,天嘏的《滿清外史》曾有十分形象的描述——
(慈禧)身穿輕便服,手攜一淡巴菰筒,依坐位而立,諸王大臣乃進。敬問載淳病狀,那拉氏尚含笑應曰:“皇帝無恙。”語畢,默然者久之,諸王大臣咸惴惴無人色,蓋知宮中必有大故也。移時,那拉氏復言曰:“圣躬頗虛弱,未有子,脫有不測,必立嗣,卿輩試思宗室中誰可承大統(tǒng)者?”眾多不敢作一語,獨文祥微言曰:“分當為皇上立太子,溥字輩近支已有數(shù)人,請擇其賢者立之。”那拉氏聞而色變不答,徐乃曰:“醇親王之子載湉甚聰睿,必能承繼大業(yè),吾欲立之為文宗顯皇帝嗣,卿輩以為何如?”文祥知其意已決,不復諫,眾皆唯唯。那拉氏始厲聲曰:“然則皇帝已駕崩矣。”眾聞言,均失聲大哭,而立載湉之議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