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起,風云突變,掃“四舊”運動席卷全國。家里的舊書都在“四舊”之列,不能不遵命處理掉。給人吧,誰也不敢要,扔到大街上立刻引火燒身,只有悄悄燒掉,以免給紅衛(wèi)兵留下罪證。首先燒的是心愛的武俠小說,從1956年以后費心湊集的一部《蜀山劍俠傳》一冊接一冊消融在爐火中。當時家常使用的是燒煤球的爐子,燒不了幾本書爐子就被紙灰泥住。聽著外面抄家的鑼鼓此起彼伏,時時刻刻都有可能大禍臨頭,心里急得火燒火燎,恨不得把一屋子書一下子燒光,可爐子就是著不起來了。
看著眼前高高的書堆,明明幾天前還在抱怨沒錢買書,想看什么沒什么,驟然間卻只有自責的份兒了:買這么多勞什子不是給自己找病嗎!經(jīng)歷過“史無前例”的人,恐怕沒有人不三折肱于“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的,從浪尖兒上一下子就能跌入十八層地獄。
煤球爐子不頂事,還好家里有磚砌的大爐灶,大煙囪從墻里上去有二層樓高,雖然多少年不用了,可燒起東西來勝任愉快??釔鄣泥嵶C因的武俠小說就從大煙囪里化為飛灰,一直到今天還未能忘情,不知怎樣才能重續(xù)前緣。
最后論到線裝書了,一心燒燒燒的麻木頭腦這時有了一些知覺:這可是從南到北函件往來多年的心血結晶啊!家本寒素,買哪一部書都要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有時候幾天幾天地惶惶然不可終日,就這么都投入烈火之中?但是壓倒一切的是迫在眉睫的災難,只好狠狠心,排排隊,接著燒。
首先燒詩文集,當初買這些書是因為它們或者附有詞,或者載有考證文章。宋人和清人的一些文集跟其他書一起就這么消失在煙塵中,有些書買來不久,還沒有來得及看就遭了劫,現(xiàn)在還能記起的是許國霖編的兩冊《敦煌雜錄》就是這個命運。
燒,燒,燒!后來把鄰居都燒急了,說從大煙囪里冒出來的火星子沖天而上,晚上老遠都看得見,紅衛(wèi)兵看見了非惹出事來不可。本來線裝書燒得也差不多了,聽人這么一說,也就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