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廟沒有了,土地菩薩的戶口還在,估計就此滯留在竹林里,無家可歸。竹窩里的大人小孩有什么不舒服,發(fā)寒熱,特別是小孩子的魂兒不小心丟了,只要在土地廟遺址燒幾張黃紙錢,喊一喊,回來啊,回來啊。小孩的魂兒就回來了,第二天就痊愈,活蹦亂跳了。
下雨,竹窩里藏滿了無數(shù)麻雀,不知道為了什么事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聽誰的。阿毛在大塘邊拔了一把草,在水跳上洗干凈挖鍬,把膠鞋也擦洗干凈。村子里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在冒煙,看不見人影,是吃點心的時候了。
知識青年的房子是東邊進村第一家,朝南三間土墼瓦房,門關(guān)著。幾只雞畏縮在門口踱來踱去,脅肩拱背地向左走、向右走,下雨天好不無聊。
剛剛下放的時候,知識青年被安排住在隊里的倉庫里。倉庫里,此地甚好,有黃豆、花生、山芋、荸薺、菜油,稻場上有草垛。知識青年一致認為共產(chǎn)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房子蓋不蓋隨便,就這么將就住著吧,不要麻煩廣大貧下中農(nóng)了。
隊里的倉庫保管員是陳家老三陳德清,陳家老三每天歇夜以前,都要在黃豆堆、花生堆上仔細蓋印。菜油不好蓋印,否則也是要蓋幾個的。印是一個七八寸見方的木盒,木盒底部鏤空了“竹窩里”三個字,里面裝上熟石灰粉。陳家老三蓋好印,就把大印帶回家了。第二天打開倉庫門,首先就要看一看這印跡是否完好如初。
陳家老三是個很小心把細的人,所以陳家老三是個中農(nóng)。自從下放鬼子來了以后,情況就變得比較可疑,陳家老三覺得每次印跡都會變得模糊。
竹窩里生產(chǎn)隊的隊長坤生無所謂。隊長坤生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他自己家的三間草房都快倒了,他不管的。竹窩里的貧下中農(nóng)也無所謂,他們認為城里學生下放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家沒有子女啊,作孽的,娘老子心痛的。
陳家老三力主要幫知識青年蓋房子,后來就把知識青年的房子蓋在全村貧下中農(nóng)的眼皮底下,群眾眼睛雪亮,什么動靜也跑不過去。
所以竹窩里的知識青年確認陳家老三是個不講道理的人,不可能是革命的動力,往往應該是革命的對象,完全是糟得很。如果他們也寫一本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肯定是要這么說的。
知識青年的房子蓋了五年了,當時在房子前后栽下去的楊樹、楝樹、泡桐、刺槐有手臂這么粗了,夏天綠蔭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