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禾+言]到法名投禮慈溪縣開壽普光禪寺龍?jiān)春蜕刑臧l(fā)為僧。仍禮五臺律寺雪涯和尚受具戒。挾策西游。放包靈隱。后值先師龍?jiān)春蜕?。遷住茲山。隨師參請。迨今有年。每念師恩未由報(bào)效。伏睹。從上佛祖景德傳燈錄三十卷。七佛至法眼之嗣。凡五十二世。景德至延佑丙辰。凡三百一十七年。舊板銷朽無存。后學(xué)慕之罔及。為此發(fā)心重刊。忽得本路天圣禪寺松廬和尚所藏廬山穩(wěn)庵古冊。最為善本。良愜素志。遂于丙辰年正月初十日。將衣缽估唱得統(tǒng)金一萬二千余緡。是日命工刊行于世。流通祖道。此錄總計(jì)三十六萬七千九百一十七字。至當(dāng)年臘月一日畢工。隨即印舍三百部于兩浙。安眾名山。方丈蒙堂眾寮各一部。以便湖海辦道禪衲參究。集茲善利。用報(bào)四恩。并資三有者
大元廷佑三年臘月一日
耆舊僧 希渭 謹(jǐn)狀
小比丘 文雅 董役
當(dāng)山住持嗣祖比丘 士洵 主緣
西來年表 南齊太祖高皇帝姓蕭諱道成受宋禪即位都金陵后魏高祖孝文皇帝。諱宏。姓拓跋氏。第六帝。即位改元延興當(dāng)宋明帝泰始七年辛亥歲。至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二十年改姓元氏己未建元元年太和三年庚申二年四年辛酉三年五年壬戌四年帝崩六年 世祖武帝諱賾即位癸亥永明元年七年甲子二年八乙丑三九丙寅四十丁卯五十一戊辰六十二己巳七十三庚午八十四辛未九十五壬申十 豫章王嶷薨十六癸酉十一年 正月文惠太子薨 七月帝崩十七 郁林王諱昭業(yè)即位甲戌隆昌元年七月帝廢十八遷都洛陽 海陵王諱昭文即位改元 延興元年 十一月帝廢 高宗明帝諱鸞十一月即位 建武元年 改元 乙亥二年十九丙子三二十 改姓元氏丁丑四 傅大士生二十一戊寅永泰元年 帝崩二十二 東昏侯諱寶卷即位 己卯永元元年二十三年 帝崩 世宗宣武皇帝諱恪即位改元庚辰二年景明元年辛巳三年 帝廢二年 和帝諱寶融即位改元 中興元年 壬午二年 禪位于梁 右南齊蕭氏七主合二十四年禪梁三年 梁都金陵 高祖武皇帝諱衍姓蕭受禪于齊 建元天監(jiān) 天監(jiān)元年 癸未二四年甲申三正始元年乙酉四二丙戌五三丁亥六四戊子七永平元年己丑八二庚寅九三辛卯十四壬辰十一 傅大士納妻延昌元年癸巳十二二甲午十三 志公示滅三乙未十四四 帝崩丙申十五肅宗孝明皇帝諱翊即位改元 熙平元年丁酉十六年二年戊戌十七神龜元年己亥十八二年庚子普通元年 達(dá)磨至傅大士逢嵩頭陀正光元年正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