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春江花月夜①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②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③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④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⑤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詩人小傳
張若虛(約660—720),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詩歌僅存兩首,卻因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而躋身于一流詩人之列。唐代初年的詩壇仍然受到齊梁宮體詩淫靡、矯飾風(fēng)氣的影響,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雖然仍在宮體詩的大范圍里,卻徹底扭轉(zhuǎn)了齊梁風(fēng)格,使宮體詩至此而脫胎換骨,故而聞一多在《宮體詩的自贖》里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注講
①相和歌辭·春江花月夜:樂府舊題,屬于清商曲之吳聲歌,相傳為陳后主所創(chuàng)。
②芳甸:長滿花草的原野。霰(xiàn):雪粒。
③裴回:即徘徊。
④搗衣砧(zhēn):“砧”是搗衣石,搗衣是古代詩歌的常見主題。秦漢以來,士兵的武器裝備和糧食一般由政府統(tǒng)一供應(yīng),衣服則多屬自備,所以每當(dāng)秋風(fēng)起時,家人就要準(zhǔn)備好換季的衣服寄到前線。所以,每年秋季都是女子搗衣的時間,這正是李白《子夜吳歌》之三所描寫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p>
衣服之所以要“搗”,是與其質(zhì)地有關(guān)。今人對“布”的概念主要是棉布,是由棉花紡織而成的。而追溯到古代,植棉業(yè)直到宋代才開始發(fā)展起來,棉布衣服的流行要到元代才有。在此之前,棉花罕見而珍貴,海南黎族甚至把棉布當(dāng)做貢品獻給漢武帝。在棉花大行其道之前,中國最主要的紡織原料是葛、麻和絲,那時候人們說的“布”,主要就是指葛織品。葛是在山里野生的,要把它割下來用水煮才能織成布。
精加工的葛布為(chī),粗加工的葛布為绤(xì),因為吸汗透氣,很適合夏天貼身來穿,類似于今天的純棉內(nèi)衣。孔子就是這么穿的——《論語·先進》中有“當(dāng)暑,袗绤,必表而出之”,這就是說孔子一到夏天就穿上和绤的衣服,但這是內(nèi)衣,不能穿出去見人,所以外出時還得再罩一件單衣。《詩經(jīng)·邶風(fēng)·綠衣》中還有“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這是說和绤的衣服都很單薄,天冷之后就沒法御寒了。
葛布和麻布不如棉布柔軟也不平整,所以穿起來并不舒服也不便裁剪,這才需要在穿之前用杵搗得柔軟、平整。將衣物平放在砧板上,用杵反復(fù)搗擊,于是每逢入秋,凡有征人在外者,家家戶戶都開始搗衣,滿城砧聲一片。
⑤魚龍潛躍水成文:“文”的本義是花紋、紋理,這里用其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