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顏是年華最大的賭注
毅然決定和親時,她早已做好了決斷。讓自己揚眉吐氣還不夠,還要讓他痛!最好是讓他痛入骨髓也無能為力。她只有越美,他才會越痛。在盛夏芳華時開出絢麗的花,如果他不懂得欣賞,那么不如保持著傲然姿態(tài),決然離去?!稘h宮秋》
許多年前有人給我畫過一幅素描,是低眉時的半張側(cè)臉。雖然天長日久,那幅畫早已不知去向,但被人臨摹時的心情我依舊還記得。有些局促,有些好奇,更多是對成品的隱隱期待。
我其實是很樂意做這樣的事,喜歡看畫更勝過照相。畫像是需要經(jīng)過人手的,而經(jīng)過人的東西,定然有著不一樣的用心。
所以,畫像是活的,有味道的,可以看出絲絲情致。而相片則是死的,無趣的,任誰去照,我都還是那個樣子。
比如杰克為露絲畫下那一幅人體素描,他畫著畫著便紅了臉。露絲反而打趣他,露出誘人的笑意,顯得那樣親昵自然,讓人覺得,人體就該是世界上最美最純的東西。后來3D版《泰坦尼克號》上映,截去了這一片段,只能在影院隱隱惋惜。脫得足夠坦誠,看得卻不夠光明磊落。
杰克是一個不錯的畫家,將露絲的豐腴和嫵媚畫得栩栩如生,所以說他浪漫而有才華。做畫家也是有風(fēng)險的,尤其畫人像。若是畫得好便罷,若是不夠好,只能一場悲劇。
因為畫像而產(chǎn)生的最大的悲劇,莫過于初入漢家為宮娥的王昭君。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杜牧《秋夕》杜牧所寫,或許是唐代年輕俏麗的宮娥,尚能坐在銀輝如水的玉階上遙望牽??椗?。而不必像《漢宮秋》里落寞揮舞著秋來見棄的素白紈扇,哀嘆自己的荒蕪年華。
《漢宮秋》所講述的,自然是關(guān)于漢朝的故事。那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時代,因有著強(qiáng)大的政權(quán),所以讓人覺得踏實。它傳承下大秦的熱血與雄偉,天生就有一種傲睨天下無人不從的派頭。所以后世才有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才有武皇開邊意未已,才有至今猶憶李將軍。
但,這個朝代有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它大規(guī)模的和親制度。和親制度古已有之,但一個國家或民族若不是走投無路或喪失人性,斷然不該以自己的女人作為獻(xiàn)祭。
和親與其說是遠(yuǎn)嫁,不如說更像是一種儀式,它讓女人冠冕堂皇地成為了鮮紅色的祭禮。它代表著一個國家要親手將自己的女人送到別國生養(yǎng),無論是委曲求全還是國力昌盛,都覺得很是羞赧。
同樣的,這也是一次機(jī)會。一次可以讓深宮女子們在史冊上留下自己窄窄名字的機(jī)會。然而,由于賭注太大,要賠上一生的年華,所以從沒有女子敢貿(mào)然下注。
文成公主算是一個,后人評論她也多溢美之詞。而王昭君的決絕和輕屑,哪里是下注?在她與漢元帝的博弈中,艷光四射的她輕易便做了莊家。故事開始時與史上所載相差無幾,只畫工毛延壽的地位提高為中大夫。他為漢元帝深入民間廣選美女,到秭歸時,一眼便發(fā)覺了傾國傾城的她。
畫家一向眼力刁鉆,秭歸這個地方又在史上有名。前有楚國之屈原,后有大漢之昭君。一樣的山清水秀,一樣的人杰地靈。昭君在這里被毛延壽看重,毛延壽為她畫像并向她索要巨金。昭君不肯,一來家中務(wù)農(nóng),確實沒什么錢財;二來她自恃美貌,心想自己就是一幅白描的素顏勾勒上去,也不知比那濃妝艷抹的宮裝美人要艷麗多少,又何須忌憚你一個小小的毛延壽。
她是自知明艷更沉吟。貌美的是我,不需你畫蛇添足。
那時的昭君年尚十八,還是年輕了些,不懂或不屑為這人情世故,放下身段賄賂毛延壽。要說這毛延壽為人也實在不怎么樣,他偏要點破畫像將昭君送進(jìn)宮去,要讓她幽閉冷宮,飽嘗寂寞之苦。
女子有貌猶如男子有才,滿腹都是底氣。有底氣的人難免遭人加害嫉妒。碰上毛延壽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人,昭君真是吃虧吃大了。入宮十年,昭君與永巷失寵的女子居住在一起,頗有韓愈“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不堪。歷史固然恢弘,卻總在犄角旮旯處顯得小氣尷尬,稍微良善些的結(jié)局也不愿多給。因為主宰歷史的并非全是紅臉的王侯將相,更有跳梁小丑粉墨登場,憑著天時地利也要翻云覆雨顛倒乾坤。
奸佞在臺上演戲,忠臣在臺下嘆氣。再多的無奈不屑,也只能化為伍子胥剜目懸顱的一聲浩嘆??床豁樠鄣?,漸漸磨成看順了眼;還看不順眼的,最好請官外放,不要留在朝堂。
天生絕色的昭君,就這樣因為毛延壽手下一滴點錯的烏墨,蹉跎了十年絕色芳華。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其二》那把琵琶又被她拿起,抱在懷中細(xì)細(xì)查看。十年了,弦也該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