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場引發(fā)古羅馬帝國分裂的貨幣公關(3)

貨幣是個什么東西 作者:覃方


因經(jīng)濟的穩(wěn)定,公元前50年至公元50年這100年,可以說是古羅馬帝國最輝煌的時代。然而好景不長,人一有錢便張狂,東方人一有錢就喜歡關門享受,西方人有錢了則喜歡四處找事兒,古羅馬帝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的生活富裕了,覺得閑著無聊,于是開始了長達70年左右的東征西討,且屢敗屢戰(zhàn)。這種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問題來了,這仗打到最后,大家都成了窮鬼,國家經(jīng)濟面臨崩潰,老百姓怨聲載道。無奈之下,國王被迫下令停戰(zhàn),開始想辦法搞經(jīng)濟。

怎樣才能使經(jīng)濟穩(wěn)定呢?統(tǒng)治階層開會研究之后決定,將原有貨幣的金銀成分降低,這樣老百姓手里就有錢花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也能得到鞏固了,兩全其美。于是他們真就這樣干了。到了公元150年左右,由于連續(xù)的瘋狂稀釋,導致貨幣的含金量連愷撒時期的2‰都不到,其結果是到了卡勞修斯宣布獨立的時候,小麥價格已經(jīng)漲了近200倍。而且在這場通脹中還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物價不斷飛漲,但可供的貨幣卻越來越少。這在紙幣時代絕對是個悖論,但在金屬貨幣時代卻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再怎么稀釋,由于連年戰(zhàn)亂,各種金屬被大量消耗,存量已經(jīng)不能夠維持正常的鑄幣需求了,這種情況也就意味著,經(jīng)濟面臨徹底崩潰。

在這樣的經(jīng)濟背景下,卡勞修斯若想讓自己的執(zhí)政得到長期鞏固,就必須做點什么來遏制通脹。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他屬下的一位叫做阿勒克圖斯的人給他提供了一個建議,效仿羅馬帝國,加大貨幣供應量,稀釋含金量。這是個看似愚蠢的建議,但除了這樣做,別無他法,于是卡勞修斯開始大量收購貨幣重新鑄造,極力維持著經(jīng)濟車輪不墜入懸崖;在統(tǒng)治了布列塔尼亞7年之后,也就是公元293年,由于經(jīng)濟崩潰,無力重整軍隊,最終被君士坦提烏斯(君士坦丁大帝的父親)的近衛(wèi)軍首長阿斯克列庇歐多圖斯擊敗,可悲的是當初給他出主意的那位幕僚阿勒克圖斯在這場戰(zhàn)役中出賣了他。

卡勞修斯的故事到此為止,先前所述的其對于古羅馬歷史的深遠影響,有了這個故事作為背景便能得到解釋。讓鏡頭對準戴克里先,時間跳回到公元292年,這位改革派國君對帝國政治進行了一次重新構架。這一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拜卡勞修斯的獨立風波所賜。從公元286年至公元292年,卡勞修斯的政權足足支撐了7年。假如他在一開始未迅速采取貨幣公關的策略,按照當時的形勢,他的政權恐怕至多支撐7個月。而如今7年過去了,戴克里先也從“三世紀之亂”的陰影里走了出來,思前想后,為了防止這樣的悲劇再次重演,他大膽地將帝國分成了兩個部分,即東羅馬與西羅馬,各由一名正帝和一名副帝共同統(tǒng)治,史稱“四帝共治”。其中西羅馬的副帝便是擊敗卡勞修斯的君士坦提烏斯。

不得不說,“四帝共治”是一項相當冒險的改革。但自此之后,羅馬帝國開始漸漸恢復了一絲元氣??墒菦]過幾年,“四帝共治”的弊端逐漸顯露,將過去的行政系統(tǒng)一分為二,再各設一套副班底,致使一個國家同時存在四個官僚集團。這種運作方式導致財政出現(xiàn)了嚴重危機,而統(tǒng)治層應對這種危機的方式是不斷加重稅收,加之嚴重的通脹以及經(jīng)濟政策的失敗,導致民怨四起,各地頻現(xiàn)農(nóng)民暴動,這從根本上動搖了古羅馬帝國的根基。到了君士坦丁時代,“四帝共治”造成的惡劣影響仍無法消除。

通脹使得古羅馬帝國日漸萎靡,而“四帝共治”釀成的貽害則注定了這個帝國的傾覆。當我們回頭看時會發(fā)現(xiàn),如若不是卡勞修斯的獨立,戴克里先恐怕不會有足夠的決心和膽量去搞這場改革,那么古羅馬帝國的命運也許會有所不同,雖然結局是逃不掉的,但軌跡必然會發(fā)生改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