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白芥子散于十方結(jié)界。壇中心著一盤餅食。著一缽飯一缽凈水。病人于壇西門邊住。面向東坐。咒師手把白芥子。咒三七遍以打病人頭上。然后火燒白芥子。并咒三七遍已。更誦大咒。以柳枝打病人者。其病即差。若一日不差三日作法。決定即差(從此以下央俱施法)
金剛央俱施法身印咒第三十四(丹第十六名金剛藏小女法有七印唯有二咒)
反叉二無名指二小指。在于掌中。豎二中指頭相拄。以二頭指[打-丁+必]在二中指背后。當(dāng)?shù)谌?jié)下頭相拄。并二大指。各附中指上合腕。大指來去咒曰
那(上音)謨(上音)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上音)謨(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啰波拏曳(二)摩訶藥叉棲那波跢曳(三)唵(四)跋折啰央俱施(五)阿迦(上音)茶(六)毗迦(上音)茶(七)阿迦[口*梨]沙(上音)耶(八)跋折啰央俱施那(九)莎訶(十)
是法印咒。名為金剛王小女法身印咒。若人欲作央俱施法事供養(yǎng)者。先以此印。誦咒護(hù)身及結(jié)界已。又作是印即誦此咒。請(qǐng)央俱施坐。種種供養(yǎng)。即得一切金剛歡喜
央俱施口法印第三十五(丹第十七誦后大咒)
以左右小指。內(nèi)雙直豎右無名指。[打-丁+必]在左無名及中指背已。即向頭指中指岐間入。又以左無名指。從右中指無名指岐間出之。即入食指中指間。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二食指各屈。鉤無名指頭。并二大指。直豎頭相拄。與二小指相離半寸許
是一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