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減少失誤即為成功

不得貪勝 作者:(韓)李昌鎬


這期間,我通過研究和老師的對局并不斷反推對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圍棋競技的勝利屬于少失誤的一方?!?/p>

這便是我盡量回避對殺的本質原因?;乇軐⒉⒉皇且驗楹ε聦?,而是害怕對殺過程中的諸多變化會導致不能預見的失誤。

“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薄秾O子兵法》如是說。意思是:通過戰(zhàn)爭,百戰(zhàn)百勝讓敵人屈服,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不進行戰(zhàn)爭便使敵人屈服才是上策。

通常,在一決勝負的時候,人們總會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盡可能地小心翼翼。需要前進的時候要考慮周到,動作細致綿密;需要靜止不動的時候要謹慎地等待。一旦前進就不能失敗,因而不動時不能顯露絲毫的蛛絲馬跡,要慢慢地牽制對手。

從圍棋入門開始,通過不斷學習,我在有意無意當中樹立了穩(wěn)固的價值觀,那就是“厚實”。

圍棋評論家評價我的策略是“不斷擴大起火面積”。一開始的時候我并沒有以此為明確的出發(fā)點,而且也不具備這樣條理清晰的理論。但事實上我是憑感覺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我意識到并確實是沿著這條路走的。我所追求的“厚實”是足以抵擋攻擊的堅固,同時它又包含了明確的“實地”的概念。

后來隨著“厚實”成了我的代名詞,我時常被問道:“厚實”和“實地”您更偏好哪一個?我認為“厚實”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實地”,因而兩者說到底是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其實是喜歡“實地”的。

許多前輩棋手們這樣評價我:“剛入棋壇的時候李昌鎬的棋很弱。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足以引起人們注意,非常平凡。”但是,僅僅一年之后,像這樣的看法都轉變了。職業(yè)棋手都是靠成績來說話的,而當時的我取得了頗受矚目的成績。

關于我的圍棋,人們的評價有一個共同點:老棋;不像是孩子下的棋;給人一種歷經(jīng)人生滄桑的老者的感覺。

每次對弈結束我都會得到一個新的別名。比如“石佛”、“姜太公”、“撲克臉”……而我也不滿足于打入決賽,1987年,我以四段以下勝局第二名(44勝1敗)、年終勝率第一名(80%)的成績提交了年終成績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