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哲人甲說:丈夫出軌,妻子總是被蒙蔽到最后的那個人。
哲人乙說:丈夫出軌,妻子憑著直覺總是第一個知道。
自從丈夫海歸后,這兩句話就一直在困擾著王莙,她是個research scientist(科研人員,科學家),吃的是科研的飯,習慣于讓實驗數(shù)據(jù)說話,而每設(shè)計一個實驗,都會先設(shè)立兩個互相矛盾彼此沖突的假設(shè):
假設(shè)1:
基因A能控制癌細胞生長。
假設(shè)2:
基因A不能控制癌細胞生長。
而她的任務(wù),就是用實驗的方式確定究竟是假設(shè)1成立,還是假設(shè)2成立。
所以她對哲人甲和哲人乙彼此沖突并不感到奇怪,正相反,她一看到這樣兩個互相對立的命題,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不可遏制地想要設(shè)計出一個實驗來求證一下誰是誰非。
只不過出軌不像基因致癌,貌似還沒誰通過實驗的方法證明過。
隔壁實驗室的田彬肯定是哲人甲的徒子徒孫,幾乎每次午餐時遇見都要表達一番極度的擔心:“王老師啊,你真不該讓你們家大王老師海歸的……”
田彬說的“大王老師”,就是王莙的丈夫王世偉,因為兩夫妻都姓王,同事就管他們叫“大王”、“小王”。但田彬總是管她叫“王老師”,管她丈夫叫“大王老師”。
王莙知道田彬成天忙著三個孩子,沒空兒看網(wǎng)上的八卦新聞,一定不知道自打“倉老師”(蒼井空,日本AV演員)大行其道之后,“老師”這個稱呼就變得多么含義豐富,以至于她一聽到有人叫她“老師”,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再說她現(xiàn)在也不是老師,雖然所里也有academic(教學,教師)職稱,但那個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給你的,你要能申請到grant,還要經(jīng)過一大套審核評定,才能弄個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當當。但所里不論哪一級的professor,都只是一個頭銜,并不真正教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