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水羅盤應用經驗學》第一章:起源篇(6)

風水羅盤應用經驗學 作者:秦倫詩


第二節(jié)指南針的起源

一、指南針的來歷

指南針是羅盤上的重要部件,又名“磁針”。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向南北極的,因地球由北極至南極形成強大的磁場,所有的磁針都是指向南北的,故而稱之為“指南針”。為了區(qū)分南、北,指南針向南的一端用箭頭表示,并在箭頭上涂上一層紅色,據說此紅色不是紅油漆涂成的,而是用貓頭鷹或(野貓)的血涂成,人們發(fā)現貓頭鷹的血液有滋陰辟邪之功效,將其血涂在指南針上可以趨吉避兇。磁針的尾部則用一邊一個的小圓點表示,分辨方向時紅色箭頭指南,尾部指北。這樣不僅可以分辨東、西、南、北,出門攜帶也就不至于迷失方向了。再將東、西、南、北劃分為東南、西北、西南、東北,形成八卦方位,又將八卦每個方位細分為三個方位,也就是目前我們常用的二十四山,這二十四個方位即為羅盤的基本結構。后人在此基礎上按照各門派傳授的方法,將其所有的方法和訣竅都刻畫在羅盤的各個層面上,以此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據考察,指南針發(fā)源于中國磁州,《辭海》對磁州的解釋是:磁山就是出在磁州,磁州就是現在河北省武安縣境內。對磁山的傳說很多,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位諸侯名叫蚩尤,此人有呼風喚雨、吞云吐霧之術,他依仗自己的法術高強,不僅不聽從黃帝調遣,而且與黃帝相對抗,黃帝起兵討伐,蚩尤率兵反抗,但寡不敵眾,他便使用吞云吐霧之術,使軍中濃霧大作,以此來迷惑黃帝大軍,他認為此次大霧必可取勝。當時黃帝沒有防備,果然被困在濃霧之中而迷失方向,幸好身邊有一賢臣名叫風后,此人精通五術,才高蓋世,將自己費盡多年心血研制出的指南針獻出,讓黃帝裝在軍車之中,以辨別方向,將這些軍車命名為“指南車”。黃帝有了指南車,不僅不迷失方向,同時可掌握四面八方的敵情,雖被困在濃霧迷蒙的山林之中,但如同處于平地一樣,指揮千軍萬馬直攻蚩尤,最后將蚩尤捉獲斬首示眾。這是中國人首次將指南車用于戰(zhàn)爭來征服敵人的歷史傳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