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杜甫回到洛陽,與楊氏結(jié)婚。為了實現(xiàn)“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理想抱負,杜甫三十五歲時來到長安,準備參加第二年的進士考試。但是這注定是一場毫無結(jié)果的考試,因為此次考試只是權(quán)臣李林甫作秀的一種形式,考試結(jié)束后,李林甫為了達到權(quán)傾朝野的目的,厚顏無恥地向唐玄宗匯報說:“好人才全部已被提拔上來了,今年參加考試的人都是些庸才。”結(jié)果,天下無一人中舉??蓱z的杜甫就這樣被奸臣耽誤了前程。無奈之下,杜甫開始游走于長安,向貴人投贈,以求提高名聲,增加被推薦給朝廷的機會。寄人籬下的生活是好過得嗎?杜甫在他的詩里說“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看看吧,杜甫的生活每天都是給一些富家子弟牽馬墜蹬,別人騎著馬,杜甫只能在后面跟著跑;別人吃著肉,杜甫只能吃些剩下的殘羹冷炙。經(jīng)過一段這么悲催的日子,杜甫終于得到一個小官,叫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看這么長的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正職,這個官的主要任務(wù)就是看守兵甲仗器、開關(guān)庫府,說白了就是管倉庫,需要時拿著鑰匙去開門關(guān)門。不管怎么說,杜甫到底有了活干,生活也漸漸穩(wěn)定下來了??墒牵镁安婚L,在他回家探親之時,“安史之亂”就爆發(fā)了,于是他把家人安頓在富縣羌村(陜西境內(nèi)),就只身投奔在靈武(甘肅省)即位的肅宗去了。真是忠心呀,自己并非朝廷任命的官員,有必要這么急著去報到嗎?當然,杜甫這樣做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你想呀,新皇帝剛剛登基,朝局未穩(wěn),各項人事任免還在起草,此時趕往朝廷,雖有危險,但卻是大好的時機。
人算不如天算,沒等杜甫到達甘肅,叛軍已在途中把他劫獲,因為杜甫不是什么官員,所以叛軍并沒有為難他,只是把他押到淪陷后的長安做苦力,這期間他算開了眼界了,親眼看見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平民百姓的苦難。一年后,瞅準監(jiān)工不注意,杜甫冒險逃到唐肅宗的臨時駐地--鳳翔。對于唐肅宗來說,朝廷初建,政局不穩(wěn),這時就有士子投奔,就是為了收買人心考慮,也得授予一個官職呀。果不其然,杜甫當上了左拾遺,這是一個向皇帝直言進諫的官兒,杜甫被后人稱為“杜拾遺”也是從這里來的。就是因為這個官的職責,杜甫又倒了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