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財富之上:劉漢元和他的商業(yè)哲學》第五章 通威的智慧是怎樣煉成的(9)

財富之上:劉漢元和他的商業(yè)哲學 作者:周唱


由不得你不相信,劉漢元已有足夠的底氣按自己的邏輯做事,不用理睬其他。

——這就是通威原料采購策略中的儲備策略:低價購進,高價使用。其間的價差就是同期競爭對手不可能獲得的利潤。于是通威的規(guī)模效應再次顯現(xiàn)出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通威的采購策略還有一種機會成本策略:什么時候該儲備多少原料?資金的積壓使企業(yè)付出的機會成本有多大?當期銀行利息損失是多少?是存銀行更賺錢還是買原料囤積更劃算……

經(jīng)濟師和高層管理人員不斷地收集研究國家政策和行業(yè)信息,不斷進行研究判斷,進行市場洞察和商機洞察。就這樣,劉漢元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的才華,無可爭議地做成了中國最強大的水產(chǎn)飼料企業(yè)。

此時,對通威而言,信息的把握是成功的關鍵,而上到國家,下到廠家,各級市場的風吹草動都會成為通威寶貴的信息,甚至是周邊的同行飼料廠,都主動向通威提供自己的采購計劃,以期納入通威的采購體系獲得較低的成本,而不至于事后被市場打得頭破血流。他們對通威說,目的是為了維護共同的原料市場,從而獲得雙贏。其實,背后的隱情是——他們都害怕自己成為孤獨的斗士,都害怕自己成為通威強大的原料調(diào)控能力的犧牲品。

他們知道,跟緊通威,就死不了。

這時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為什么通威多年低調(diào),因為它一直在“偷著樂”。它的低調(diào)并非不精彩,而是更加精彩,比眾生的喧囂來得更劃算、更持久、更深刻,也更有魅力,正如“于無聲處聽驚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