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子孫擅科第,方信多異材(1)

蘇軾門人:晁補之傳 作者:潘守皎


——晁氏家族的百年文學

晁宗愨是晁迥的長子,在真宗朝,他先是以父蔭擔任秘書省校書郎,不召試而入館閣,這在宋朝也是特例,很多官員往往在擔任風塵俗吏數(shù)載之后還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但以恩蔭入官的晁宗愨也不是平庸之輩,仁宗即位之后,他很快升為殿中丞、同修起居注。天圣年間,他多次上書請求減少上供,開墾閑田,選擇獄官,讓監(jiān)司推薦縣令。這些主張都得到了皇帝的嘉許,他也被選任為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入值西掖,這是唐宋文人一生揮之不去的夢想。當時晁迥還健在,父子繼掌詔命,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十分罕見,當時著名的文人宋綬曾感慨地說:自唐朝以來,父親親見兒子和自己一樣同掌詔命的,只有楊於陵、楊嗣復父子。如今晁氏又延續(xù)了這段佳話。晁宗愨也很得仁宗信任,后來在父母相繼去世之際,竟兩次被奪情起復,擔任翰林學士,這在那個標榜忠孝的時代,恐怕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清。晁說之的《文林啟秀序》中記載他的這位曾祖父做翰林時曾經(jīng)在一夜之間草擬出五份將相的制書,而且文不加點(《嵩山文集》卷十七)?!端问贰分蟹Q他:“褒揚訓誡,人得所宜”。這就是說,晁宗愨不但文思敏捷,而且對人的褒貶評價都非??陀^準確。晁宗愨后來官至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成為晁氏家族的又一位顯宦。晁宗愨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據(jù)史書載,他不僅因為擅長文學由知制誥而為翰林學士,還曾經(jīng)“權(quán)發(fā)遣開封府事,辨雪疑獄有能名”(《宋史·晁宗愨傳》)。他長期經(jīng)略安撫陜西,以至于皇帝把西部邊境事務專門交給他處理,他也鞠躬盡瘁,知無不言。當時西部邊境所有的政策和人事,朝廷幾乎都按照他的意見決斷(《嵩山文集》卷十七)。

晁氏族人中,“端”字輩和“之”字輩的俊才最多。晁端彥,字美叔,為晁宗愨的長子晁仲衍次子。晁端彥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和蘇軾同榜進士,年長蘇軾一歲。他和蘇軾是同年也是好友,但和另一位在紹圣年間炙手可熱的宰相章惇更有驚人的“三同”:同年出生,同年及第,同為館職。故而兩人常以“三同”相呼。晁端彥曾官至秘府少監(jiān),所以,章惇詩中說:“寄語三同晁秘監(jiān)”。然而,兩人后來卻分屬新舊兩黨,政治立場不同,為人處世也不同。晁端彥不滿章惇的做派,曾以朋友的身份極力相勸,章惇不但不聽,而且一怒之下將他貶到陜州。晁端彥對身邊的人說:三同如今變得百不同了。晁端彥后來死在陜州,這讓以父事之的晁補之哀痛不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