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可是,昨天有一只壁虎打斷了他的一個偉大思想。
斯瑞西阿得斯:那又是怎么回事?告訴我。
學生:當時他正張口凝望著月亮,探究她的循環(huán)軌道,一只壁虎在屋檐上拉屎,把他弄臟了。
在這部戲劇中,阿里斯托芬描述的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顯得非??尚?,而雅典公眾,則把阿里斯托芬的挖苦諷刺當作對蘇格拉底的不斷批評的一個溫和復仇。阿里斯托芬的“云”,指涉的是我們在說某個人“陷入云里霧里”時所意味的那種混亂。蘇格拉底“好吃無能”,只不過善用言辭行騙,阿里斯托芬的這一描述,可能表達的正是一般公眾的意見。
然而,蘇格拉底的學生卻真切地敬慕他。他們說,他是“我們時代最勇敢、最有智慧和最正直的人”,是腐化社會中的一位真理殉道者。他的批評的價值,不僅僅是劇作家的諷刺題材。由于蘇格拉底總是這樣令人討厭,政府設法以“敗壞雅典青年”和“不信城邦的神”的罪名審判他。正是因為這些捏造的“罪行”,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但是,在審判中,他再一次成了那些判處他死刑的人的一只牛虻。
柏拉圖,《申辯》
他提出死刑。好吧。陪審團的先生們,我應該向你們提出什么替代的刑罰呢?顯然應是我該受的一種刑罰,那什么是我該遭受或付出的呢?要知道,我一生并沒有過得庸庸碌碌,只是我不關心絕大多數(shù)人所忙碌之事:理財、治家、將兵,或作公眾演說,或任其他公職,也不加入城邦中存在的朋黨與幫派。我以為自己過于忠厚,若從事那些事情,就難以保命。我沒有走上這條道路,如果走了這條路,我對你們對我自己都沒有助益,但是,我私下里到你們每一個人那里,告訴你們每一個人我所說的,乃是最大的益處,我勸說你們每一個人,不要先關心自己的屬物,而要先關心自己,盡可能地使自己變好變智慧,不要關心城邦的擁有甚于城邦自身,關心其他事情也應如此。我這樣一個人該受到什么?陪審團的先生們,如果真的要按照我的品行提出我的應得之物,應該是好的東西,是某種相配的東西。
蘇格拉底在這里認為,國家應該給予他公餐獎勵,而不是處罰,因為他是公眾的恩人,使他的學生變得正直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