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七日,我軍與洋兵戰(zhàn)于齊化門外。我軍馬隊在前,且均系蒙古兵馬,并未打過仗。一聞洋人槍炮,一齊跑回,將步隊沖散,自相踐踏,我兵遂潰。洋人逼近城邊。先是親王及御前諸公屢勸皇上離京,圣意頗以為然。但在幾位老臣的勸阻下,皇上并未下達離京詔令,還鼓勵大家殺賊。所以很多人認為皇上離京計劃取消了。
初八日早,聞齊化門接仗失利之報,圣駕倉皇北巡。隨行王公大臣皆狼狽莫可名狀,若有數(shù)十萬洋兵在后追及者。然其實洋人此時尚遠,園中毫無警報,不知如何如此舉動。當皇上之將行也,( 慈禧 )貴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鎮(zhèn)懾一切。圣駕若行,則宗廟無主,恐為洋人踐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后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二十三日出門,見街上人三五一堆,俱作耳語,街道慌亂之至。至午后,忽西北火光燭天而起,哄傳洋人已撲海甸圓明園一帶矣,我兵數(shù)十萬竟無一人敢當者。洋兵不過三百馬隊耳,如入無人之境,真是怪事。僧邸勝帥兵已退德勝門外。
二十六日,我在九天廟,探問外邊夜間情形,俱言安靜無事。惟日日過兵,九天廟卻未駐兵。二十九日早間,榮兒進城來,言九天廟內(nèi)已被天津兵丁駐滿,闔家惶恐。我急到廟內(nèi),見系我兵始放心。惟時僧邸及勝帥俱札營西北一帶,距廟甚近。倘一開炮俱成粉碎,況母親的靈柩更為不妥之至,乃向杠房約定九月初二日起程赴省。到劉醫(yī)藥鋪,有推車數(shù)輛,每輛六金可到保定。隨定四輛推車,裝載行李。是日,洋人已于午刻進安定門,住居城樓并城門洞內(nèi)安大炮一、小炮四,口俱向南,插五色大旗。城中自一二品大員無一不于是日出城,在城內(nèi)者惟當事數(shù)人而已。是日,大臣等已將巴夏哩等以禮送回夷營矣。洋人方至營,而熱河急詔至,命恭親王盡殺之,以示不屈之意。懿貴妃( 慈禧 )既主持殺洋人于前,則此次之詔,或亦貴妃之意也。
自九月初二日母親靈柩與一家老小起程后,京中洋人已入城內(nèi)。訛言四起,人人自危。內(nèi)城旗人未經(jīng)移徙者,至此均將一家老小移至南城店內(nèi)居住。流離顛沛之狀,目不忍睹。有御史某上奏言奸人熒惑帝聽,倉皇北狩,棄宗廟人民于不顧,以致淪陷,請速回鑾云云。自初間起,日日聞得與洋人換和約未成,或由恭親王不肯出見,或因洋人所說難從,總未定局,居民愈覺不安。
初六日英人來照會,云我國太無禮,致將英國虐死五人,索賠銀五十萬兩。適俄人亦來照會云,聞得洋人索賠五十萬金,伊愿說合令我們少賠。恭親王以此事即使說合,亦不過少十萬八萬,又承俄國一大人情矣。隨托言已許,不能復改謝之。俄人又來照會云,既已許賠五十萬,自不必說。惟英國焚燒園亭,他也愿賠一百萬兩。前索二百萬減去一百萬,只需一百萬,便了事矣。恭親王答應于初九日送去銀五十萬兩。是時洋人所添十六條無一不從者,當事者惟求其退兵,無一敢駁回。于是洋人大笑中國太無人矣。懿貴妃聞恭親王與洋人和,深以為恥,勸帝再開釁端。會帝病危,不愿離熱河,于是報復之議遂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