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又計劃殺光北京的所有洋人和咸豐的兄弟,至少要囚禁他們。三人已經(jīng)擬好圣旨,就等著咸豐病逝后宣布。但是三人沒有想到的是,皇帝的玉璽已被慈禧掌握。按照清朝的制度,新皇帝登基的第一道圣旨,必須蓋這個刻有“世傳受命之寶”的玉璽。怡親王膽量不足,不敢貿(mào)然奪取玉璽,這也是他不能成事的要害。咸豐聽到三人誣陷慈禧和榮祿的言論,加上熱河夏天炎熱,病情愈加嚴重,就連太廟祭祀祖先也不能不由恭親王代替。
第五節(jié) 回京快者得天下
初五那天,是咸豐30歲生日,大臣們都來祝賀,慈禧卻未參加。之后咸豐帝病情加重。到七月初七那天,慈禧秘密派一個人回京告訴恭親王皇帝病危,希望他速派一隊兵馬( 多半是慈禧的本族人 )到熱河。十六日,載垣攜歸順他們的軍機大臣、各部大臣到皇帝的寢宮,逼迫咸豐在事先擬好的圣旨上簽字,以載垣、端華、肅順三人輔政。當時皇后嬪妃都按禮回避開了。十七日那天咸豐去世,遺詔下達由載垣等人輔政,絲毫不提后妃和恭親王。當時新皇帝只有5歲,不提及她的母親,于禮法不合。三人恐節(jié)外生枝,加上當時熱河的軍隊均同情傾向慈禧,三人自然有所顧忌。第二天又下了一道圣旨,尊奉東宮和慈禧兩人為太后。此時北京尚未安排妥當,不宜行動,三人打算回到北京后再收拾慈禧等人。慈禧一天不除,三人就一天不能安寧,載垣于是以輔政大臣的身份代新皇帝接連下了幾道圣旨說:輔助新皇帝是輔政大臣的職責,應(yīng)從輔政大臣、皇帝的叔伯兄弟中選取領(lǐng)班一人監(jiān)國。圣旨傳到京城,諸多大臣和都察院的官員紛紛上奏,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沒有參與上疏,而是秘密與慈禧聯(lián)絡(luò)。恭親王勸慈禧趕緊督促王公大臣護送咸豐的靈柩回京,以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遇。當時咸豐的妃子多人已與載垣等人合謀,取得調(diào)動侍衛(wèi)的權(quán)利。所以恭親王勸慈禧謹慎行事,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當時北京被外人占領(lǐng),南方又有太平天國叛亂,國家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肅順等人憑借權(quán)勢和金錢到處收買人心,專橫跋扈,幸虧榮祿和其他忠臣相助,朝綱才得以振興。進而曾國藩收復(fù)安徽,捷報頻傳,慈禧的地位日漸鞏固。
曾國藩的提拔就可見慈禧的勇敢和機敏。憑借這種機敏,慈禧戰(zhàn)勝了肅順等人,把持了朝政。但是按照清朝祖宗家法,太后不能干預(yù)政權(quán),順治、康熙兩朝,都是大臣輔政。這是慈禧垂簾的一大障礙。不過,大臣輔政也出現(xiàn)諸多問題,兩朝輔助大臣多半因為干政,而被罷官或者賜死。所以恭親王慫恿慈禧垂簾聽政,其實是想把權(quán)力抓在自己手里,可是恭親王太小瞧嫂子慈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