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貨幣2》貨幣到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什么變化?

貨幣2 作者:《貨幣》紀錄片主創(chuàng)團隊


貨幣是一個永久的話題。但是盡管如此,到今天特別是在中國,貨幣經(jīng)常被誤解,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在我看來,貨幣就像任何東西一樣,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從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來看,如果沒有貨幣的出現(xiàn),沒有近代世界貨幣化的發(fā)展—不只是西方國家,也包括中國—人們今天所能夠感受到的現(xiàn)代化,不管是現(xiàn)代生活方式還是個人自由空間,都是不可能發(fā)生的。所以簡單來講,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在跟貨幣打交道,貨幣對人類整個文明的發(fā)展,起到非常關鍵的基礎作用。

貨幣給了我們每個人更多的自由和選擇,而不是像原來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或者傳統(tǒng)的非洲社會,選擇非常有限。在傳統(tǒng)社會,貨幣總量可能并不多。比如在美國,200年以前,即1800年前后,整個美國社會的美元供應量大概是280萬美元左右。而在今天,很多中國人的個人財富可能就有幾百萬美元,等于200多年以前美國全社會的貨幣流通總量。這怎么可能?其實那個時候的美國社會,貨幣化程度很低,人們對貨幣的需求也非常小。其中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那時候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程度非常高。吃的是自己農(nóng)場里出產(chǎn)的糧食,住的是自己蓋的房子,出門騎馬就可以。而且當時美國的農(nóng)村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95%,他們的吃住行幾乎都是自給自足的。

在風險保障方面,當時的美國社會在總體上是靠親情、友情的網(wǎng)絡,相互提供一些非貨幣化的利益,以及安身立命、生老病殘等方面的保障。結果就是,那個時候的貨幣化程度很低,甚至于沒有貨幣。在這樣的社會里,人們的自由度非常低。因為一個人的人情財富、親情財富都跟親戚、朋友這些具體的人捆綁在一起,一旦離開這個家族,離開這個宗族,可能什么財富都沒有了,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每一個人可以遠行出走、自由生活、自由謀生的空間,這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另外,基于親情、友情等血緣關系網(wǎng)絡的人情財富、親情財富并不是沒有條件的,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條件和代價就是要遵守三綱五常。三綱五常將每一個人固化在一個具體的社會位置上,它必須靠抑制個人自由來實現(xiàn)。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今天全球貨幣化的程度越來越深化,從本質上來說給個人自由和選擇空間的不斷擴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經(jīng)濟基礎。沒有這種經(jīng)濟基礎,個人自由就不可能實現(xiàn)。

在當今的中國,人們對于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越來越貨幣化感覺很不舒服。每一個人都為了賺錢而去賺錢,為了有更多的貨幣財富,工作也很勤奮。但這只是一個表面現(xiàn)象,貨幣本身只是一個符號,一種記賬單位和財富的載體,它本身并不一定是我們所需要的。換句話說,與其去指責貨幣化,或者貨幣作為價值的計算單位、計算形式和計算載體,還不如說人在本性上就有控制欲和占有欲,希望占有盡可能多的物質生活用品和非生活用品,比如權力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