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為一個資深文學青年,我當然應該在很久以前就知道董小宛和冒辟疆這一對璧人,我知道他們在晚明時候,很美地愛過,然后很傷心地分開,至于是生離還是死別我倒不太清楚,這不怪我,凡是涉及他們的文字,都更樂于渲染出某種美輪美奐的氛圍,一說到細節(jié),全都語焉不詳。
結合了兩人別致的姓名,我想象那段壓在故紙堆深處的愛情,當有萱草般溫存而陳舊的氣味,織錦繡片一樣繁復華麗的紋理,以及江南的天井里緩緩舞動的幽深寂寞,我想像,雨落如深潭的午后,董小宛和冒辟疆,就在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愛情里醉生夢死。
讓諸位見笑了,沒辦法,那時,我就是那么一個矯情的人兒,不過,每一個喜歡文學的人,都有過那么一個矯情的起點吧?矯情,也可視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期待:我們不堪此處的平庸瑣碎,以為,彼處,有更為浪漫純粹的生活。
直到有天,我拜讀了冒辟疆的大作《影梅庵憶語》,極其華美的長文,卻使我感到了某種破碎,我看到愛情浮光掠影般飄過,內(nèi)里是和現(xiàn)實并無區(qū)別的算計與博弈,還有男人的強勢,女人的卑微,當董小宛胼手胝足一步一屈地換回一個現(xiàn)世安穩(wěn),我感到了作為同類的痛楚。
沒有傳奇,沒有那種整飭的優(yōu)美,你真的走近,就能觸到那同現(xiàn)實一樣粗糲的質(zhì)地,只是,長大成人的我,不再為此感到悲哀——動不動就悲哀,實乃一種自作多情的撒嬌,真正有力的靈魂,能夠做到逆來順受,如隨勢而動的水,安然地面對任何的飛升與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