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飲食的營養(yǎng)是動力之源(2)

人與食物的健康配方 作者:千高原


那么,化學元素是怎樣進入人體和組成人體的組織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母體,胎兒在母體中獲得幾乎所有的營養(yǎng)素,這些營養(yǎng)素不僅是胎兒賴以成長的物質,而且是他們出生后得以生長發(fā)育的物質基礎;二是來自種類繁多的食物。生命首先在于營養(yǎng),而營養(yǎng)主要來自各種各樣的食物,人體必須從外界各種食物中攝取營養(yǎng)素才能存活。

作為地球上雜食型“動物”的人類,在日常膳食中的食物營養(yǎng)質量狀況,是決定后天聰明和才智發(fā)展的一個基礎。

所以說,人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yǎng)從哪里來?還是從日常飲食中來。俗話說的“人是鐵飯是鋼”就是這種意思。

那么,人從食品中到底獲得了哪些營養(yǎng)素呢?

營養(yǎng)素是指食物中那些具有營養(yǎng)功能的物質,即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具有熱能,構成體質及調節(jié)生理功能等作用的物質。迄今為止,為人類所知的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素大約有50種左右,大致可分為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無機鹽)、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但并非所有的營養(yǎng)素都同時具備上述三方面的生理功能,如糖類及脂肪以供給熱能為主;蛋白質以構成身體組織為主;維生素和礦物質以調節(jié)生理功能為主。

判斷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不僅應考慮食物中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同時還必須考慮這些營養(yǎng)素在機體內能否被充分吸收利用。由于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不完全相同,可以說,除母乳外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完全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素,因而要提倡人們廣泛食用多種食物,以滿足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需要。

人體需要的基本營養(yǎng)素即糖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各自具有其獨特的營養(yǎng)功能,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糖類

糖類也叫碳水化合物,它與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息息相關,是人體最主要的熱能來源。

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1)糖類的來源和分類

糖類是植物中的葉綠素在太陽光照射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經過光合作用而制造出來的。植物制造出來的糖類,一般儲存在植物的種子里和根莖中。人吃了這些植物的種子和根莖,也就得到了糖類物質。

糖類根據其結構不同,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三類:

①單糖。這是最簡單的糖類。它具有甜味,易溶于水,可不經消化液的作用直接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常見的單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②雙糖。可以看作是由兩個分子單糖結合在一起,再脫去一個水分子所組成。雙糖易溶于水,需分解成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常見的雙糖有:蔗糖、麥芽糖、乳糖。

③多糖。是由數百甚至數千個葡萄糖分子組成。無甜味,不易溶于水,但經消化酶的作用可以分解成單糖。常見的多糖有:淀粉、糊精、糖原、膳食纖維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