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jīng)濟到底為了什么》GDP荒謬的那一面(1)

經(jīng)濟到底為了什么 作者:(美)約翰·格拉夫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zhì)疑GDP。20世紀80年代,赫爾曼?E?戴利開始調(diào)整GDP的衡量標準,減去了一些例如污染的實際成本。小約翰?科布,泰德?霍爾斯特德和喬納森?羅伊提出了真實發(fā)展指標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該指標基于GDP,但是增加了一些例如家務勞動和志愿服務的項目,減去了一些例如污染、家庭破裂和意外事故之類的項目。根據(jù)GPI,自1973年以來,美國的生活質(zhì)量實際上下降了,而GDP卻增長了一倍多。羅伊在2008年國會上直言不諱地指出:“GDP之所以把車禍、癌癥、離婚、非正常的抵押貸款以及賭博看做是經(jīng)濟增長的證據(jù),只是因為這些事件能夠引起大量的金錢支出,而這些衡量標準根本就是無稽之談?!?/p>

近幾年來,一些政府領導人也開始同意這個觀點,呼吁大家提出全新的經(jīng)濟衡量標準。2010年,世界銀行提出了綠色核算計劃。同時,歐盟也舉行了一系列會議,探討全新的衡量標準來替代GDP。2009年,法國總統(tǒng)尼古拉?薩科齊宣布GDP已經(jīng)過時,他還毫不避諱地提出了自己的計劃:“法國將會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秩序,我們將會在所有國際會議和討論中把這個目標提上議程?!?/p>

2010年2月,薩科齊總統(tǒng)成立了經(jīng)濟成就和社會進步衡量標準委員會,委員會主席是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瑪?shù)賮?森。薩科齊要求他們在年底之前出示其研究成果。

該委員會于同年9月14日提交了報告。報告指出:“其實人們早就意識到GDP無法準確地衡量經(jīng)濟成就,但是我們的社會卻把它的缺陷當做是寶?!?/p>

正如《獨立宣言》抨擊了喬治三世的專橫統(tǒng)治那樣,這份報告極盡禮貌、含蓄之能,表明了經(jīng)濟學家向全球最權威的經(jīng)濟指標提出改革的意向:“有些人想要指導經(jīng)濟前進的方向,但是他們就像是沒有指南針的飛行員。我們的決定取決于衡量的對象、方式和標準。當衡量標準存在缺陷時,我們幾乎就是在盲目飛行。如今,越來越多人認為我們需要更好的衡量標準,我們必須了解現(xiàn)有指標的局限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