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地現(xiàn)場為中心,四周蓋有各種建筑。施工單位的員工宿舍和承包商的職員宿舍都蓋得相當豪華,而凌太他們住的工棚卻只是一間簡陋的木板屋,還隔成了很多間。
這里有一名被稱為“工長”的工頭,底下還有管理員和賬房各一名,這三人占據(jù)最大的房間,其他八疊①大的房間里要睡十個人。工棚里總共擠了六十個人。
①疊是日式基本單位,即一榻榻米的大小。約為一點六二平方米。
這樣的工棚工地里有幾十間。
操作碎巖機、纜索起重機和輸送帶等機械的,以及卡車司機這種熟練工,被稱為“工夫”,與一般工人有所區(qū)別。
工人就是像凌太這種沒有一技之長的雜役,整天不是挑土,就是推手推車或挖巖石。
“你就做這個?!?/p>
管理員命令凌太加入挖礦組。用機器碾碎礦石后,工人把碎石放上輸送帶,制成混凝土后灌入筑壩的模板內。全是大型機械作業(yè)。
那些礦山的裸露處可見其紋理,巍峨聳立,高得必須仰望。凌太要爬上那座山。
他們使用黃色炸藥開山,聲音撼動大地,如地雷爆炸般響徹四周山谷。凌太聽到這種聲音就覺得痛快。
徐徐飄過天空的白云近在眼前,放眼望去,只見深淵山巒如波浪起伏,還有好幾座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山。往下俯瞰,隱約可見河流,預計完工后高一百三十米、寬一百四十米的雪白水壩,目前僅建至三分之一,夾在翠綠的河谷之間。運轉中的纜索起重機、大卡車、豆粒大的工人、各種建筑物發(fā)亮的屋頂、震耳欲聾的機械聲——這是一項開發(fā)大自然的人工壯舉。
“啊……”
每次休息時,凌太總是坐在巖石上遠眺這幅景象。這時的煙抽起來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