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未免太裝腔作勢了,你是故意讓我難堪的嗎?我可不是暢銷書作家,也不是名人,更不是這個科目最新教科書的作者--”
露西擺擺手承認失言,但是她的目光卻飄到花園去了。她為什么要回倫敦去呢?有什么在那里等著她嗎?沒有任何事,也沒有任何人。她頭一次感覺到她那獨立、精致、溫和的名人生活有些蒼涼,也有些狹隘,還有些欠缺人情味。有可能嗎?那個她一度滿意無比的生活竟是如此欠缺溫馨的感覺。與人的接觸確實不少,至少她的生活中充滿了人際往來。但現(xiàn)在想來,其實接觸的都是同一類型的人。除了來自曼徹斯特郊區(qū),在她家中幫忙的蒙莫朗西太太和偶爾邀請她去度周末、住在沃爾博斯威鎮(zhèn)的西麗亞姨媽外,就是一些小商人了。她的接觸對象總是與出版業(yè)或與學術界有關。當然了,來自這兩個領域的先生小姐既聰明又有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興趣實在相當有限。比方說,她不可能與同一個人談到社會保險、鄉(xiāng)村民謠和獎券開獎。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而他們的專長都與版稅有關。露西根本搞不清版稅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她自己的版稅,因此時常無法與他們交談下去。
更何況,他們沒有一個人是年輕的。
至少沒有這些孩子年輕。也許在她所認識的人里,有些人的年齡與這些學生相仿,但是除了年歲之外,他們早已被世間的對錯,以及自己本身的重要性壓得不再年輕了。改變一下,認識世間的原貌也好。
再說,被眾人喜愛實在是件不錯的事。
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去探討她為什么想多留一些時間,為什么她昨天早晨愿意放棄文明的舒適。畢竟,被眾人喜愛真好。
過去幾年來,她從被冷落、被忌妒,到被景仰、被阿諛奉承,一路走來,成為一個教養(yǎng)得宜的人。她最后一次領略被喜愛的溫馨,是小學畢業(yè)時領到獎品以及受到同學的一番贊美。能留在這樣一個年輕、歡喜又溫暖的環(huán)境里,她情愿不去考慮鈴聲、煮豆子和浴室的問題。
“奈特醫(yī)生,”雷格小姐的聲音從她們身后的談話聲中揚起,“門徒們有沒有要你介紹曼徹斯特的某位醫(yī)生給她們認識呢?”
“有,她們四個一起問了。我當然一口答應。事實上,我非常樂意幫她們介紹,我覺得她們一定會相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