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外漢》第6章 奧巴馬牌迷魂藥(6)

門外漢:白宮內(nèi)外的巴拉克-奧巴馬 作者:(美)愛德華·克萊恩


歷史學家晚宴上,奧巴馬表示他偏好社團模式政治體系,經(jīng)濟由大企業(yè)、大工會和各級政府官員通過國家機器集體管理。這種政治體系的另一個名字是國家資本主義,政府來決定贏家并主導經(jīng)濟增長。

社團模式路徑不是什么新鮮事,它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本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意大利法西斯黨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過一些嘗試,二戰(zhàn)后歐洲一些民主社會主義政府在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也試驗過。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左翼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加里·哈特(Gary Hart)和邁克爾·杜卡斯(Michael Dukakis)曾復興這一理念,聲稱美國應該用他們主張的“新式社團模式國家”來代替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

盡管社團模式理念在歐美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美國選民也果斷拒絕了加里·哈特和邁克爾·杜卡斯,奧巴馬卻一意孤行,擁護這種已然名譽掃地的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哲學。他的計劃是擴大政府權(quán)力,使之廣泛侵入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以此實現(xiàn)他 “轉(zhuǎn)型總統(tǒng)”的目標。

這樣看來,奧巴馬最像的美國總統(tǒng)不是肯尼迪、里根、林肯或富蘭克林·羅斯福,而是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著名保守派歷史學家福斯特·麥克唐納(Forrest McDonald)(也未出席白宮晚宴)對他的描述最為精確,他的自我定位“接近救世主。”麥克唐納這樣描寫威爾遜:

...在他當選次日,民主黨全國主席來訪,與他討論他的任職問題,結(jié)果遭到威爾遜的斷然拒絕,他宣稱“首先,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不欠你什么,記住是上帝任命我當美國總統(tǒng)。”他精通雄辯術(shù),所有的議題,哪怕是芝麻小事,都被他描述成偉大的道德運動,而他也是國家的(后期是世界的)道德領(lǐng)袖--而且他對自己的話深信不疑。按照他的標準,反對他的人都是野獸或惡棍,根本不值一提。

福斯特·麥克唐納(Forrest McDonald)對伍德羅·威爾遜的描述也很符合巴拉克·奧巴馬。

2011年秋--在奧巴馬搞砸國會赤字問題談判、美國政府首次失去3A評級后不久--我與一位曾在他初入白宮之際與他共進晚餐的歷史學家見面,并答應嚴格保密。我們在美國某大都會市郊的一家餐廳見面,這樣就不太可能被人看到。在匿名的前提下,我們的談話持續(xù)了近兩小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