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義為何如此脆弱》不變的是信念(2)

正義為何如此脆弱 作者:萬俊人


《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的主題是關于政治哲學的,立意在于為自由的正義而非平等的正義做辯護,屬于人們通常所說的那種問題意識與問題論辯性專著,它是諾齊克哲學言說風格的典型表現。1981年出版的《哲學解釋》的主題是關于哲學一般理論的,涵括幾乎所有的哲學論域和論題,從形上學、認識論、價值,到倫理學的基礎問題,都被給予充分而廣泛的理論解釋。由于諾齊克對哲學一般問題或論域給予了獨到的“解釋”,這部將近800頁的哲學大部頭所顯示的年輕哲人的老練智慧,讓歐美哲學界為之震撼,被看做是諾齊克躋身當代西方一流哲學家行列的標志性作品。

《不變者》的副標題是“客觀世界的結構”,作者視野中的客觀世界實際上就是我們人類的生活世界,包括我們所在的物質世界和我們所是的人類世界。面對前者,即我們存在于其中并面對的外部客觀世界,作者以哲學的睿智敏銳地意識并洞察到,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不僅洞開了人類關于世界的新視景,而且也給傳統(tǒng)的哲學概念和思維方式帶來日見強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比如,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便極大地改變了原有哲學的“客觀世界”概念,也使得我們曾經相信甚至信賴的關于“客觀世界”之物質結構、時空結構和秩序結構的哲學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性的動搖。網絡世界僅僅是一個“虛擬世界”嗎?可否視之為“客觀世界”?其作為“客觀世界”的結構又是如何呈現的?它會改變我們關于真理的哲學信念嗎?如此等等。

在諾齊克看來,現代科學給哲學提出的挑戰(zhàn)是直接針對哲學核心概念的,比如,真理、價值和倫理。這些核心概念之于哲學具有著根本和基礎的地位,如果面對當代科學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哲學家不能對這些核心概念作出新的解釋和論證,那么,哲學就真的會走向衰落,直至終結。然而,諾齊克告訴我們,哲學從來就不是、將來也不可能是千古不變的。不變的只有哲學的信念,只有作為客觀事實之體現的真理和人們對于真理的信念。真理的確具有時空的相對性,它必定是相對于某一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而得到體現的。但這絕不意味著真理將因此會落入相對主義的困境?!胺险摗保ㄖ饔^與客觀、概念與事實之間的符合)只能給予真理概念以平面靜態(tài)的解釋,真理的時空相對性并不等于真理因此會成為人類主觀意愿的奴仆,也就是說,真理相對于具體的時空框架或客觀世界的結構,但不相對于人類的主觀意識。因此,人的(更不用說是個人的)主觀意識結構并不能成為真理概念得以成立的基礎。真理所反映的是某種或某些“客觀事實”的本性,而“客觀事實”是不變的,它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結構而改變其作為“客觀事實”的基本性質,因之也不能改變人們基于“客觀事實”所建立起來的“客觀信念”。當然,人們所確信和堅持的“客觀信念”是經過漫長的過程而建立起來的,人們通過不斷地剔除各種偏見,或者說,當各種偏見不再具有實際意義和作用時,“客觀信念”就彰顯出來,并具有了作為真理的意義。只有當“客觀信念”的確立得到證成和承諾,真理和價值的標準、倫理規(guī)范的客觀性才可能被合理地理解。這就是諾齊克心中的“不變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