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為什么墨西哥的豬瘟讓美國的老板發(fā)財?
1975年春季的一天,美國一家報紙報道了墨西哥發(fā)現(xiàn)了疑似豬瘟的病例,消息登在一塊不引人注目的版面,但沒有逃過亞默爾的眼睛。亞默爾是美國亞默爾肉品加工公司的老板,他馬上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發(fā)生了豬瘟,一定會從加州和德州傳到美國,那他的公司一定會受到影響。
這對他既是個挑戰(zhàn),也是個機會。他通過其他途徑證實墨西哥確實發(fā)生了豬瘟,因此立即開始行動——集中全部資金購買了加州的肉牛和生豬,運到美國東部,不出他所料,豬瘟很快蔓延到美國西部的幾個州,政府下令將所有患病的牲畜全部宰殺掩埋,于是國內(nèi)肉品市場嚴重缺貨,價格暴漲。亞默爾抓住機會,及時把囤積在東部的肉牛和生豬高價出售;他的行動不僅使亞默爾肉品加工公司避開了原料價格上漲而造成的損失,而且還在短短的幾個月內(nèi)凈賺900萬美元。
經(jīng)濟學思維
生產(chǎn)者支付了成本,就為供給奠定了基礎(chǔ)。所謂供給,是指生產(chǎn)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nèi),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出售的商品量。作為供給有兩個條件:一是有出售的意愿;二是有供應(yīng)能力。影響供給有很多因素,如生產(chǎn)者的目標、技術(shù)水準、其他商品價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受商品自身價格的影響。生產(chǎn)者作為經(jīng)濟人,商品價格高,他多賣就能多賺錢,所以供給就多;商品價格低,他多賣就可能虧本,所以供給就少。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量隨著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著價格的下降而減少,這就是“供給定理”。根據(jù)供給定理,把商品從價格低的地方賣到價格高的地方,就是廠商的理性選擇,妥善運用供給定理就能成功致富。
供給定理可以用圖像來表示,用橫軸表示供給量,縱軸表示價格,則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線,表示了供給量隨價格上升而增加的關(guān)系。當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商品自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動,是在同一條供給曲線上的移動;而當商品自身的價格不變時,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變動是整個供給曲線的移動,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