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大事的人,要有一份定力,遇事要能臨危不亂、鎮(zhèn)靜自如,同時這也是一種智慧的胸襟。凡事在于自己盡力而為,只要自己已經(jīng)盡力就好??鬃釉唬骸盁o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人做事眼光要遠一點,不僅要看到近期的得失,還要看到長遠的影響。目光太短淺,有時是要命的缺點。
任何一種本領的獲得都要經(jīng)由艱苦的磨煉,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愚蠢的,拔苗助長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道理。只是,人大概總是有投機取巧的天性,總想走捷徑。于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這樣的故事也總在上演。
現(xiàn)實生活中,急功近利的人總是大有人在,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以至于在他們的人生履歷上除了一個逗號,就是句號了。因為急于求成,心態(tài)浮躁,會把最簡單、最熟悉的小事都辦糟,何況富有挑戰(zhàn)性的大事呢?
貝多芬寫《合唱交響曲》用了 39年的時間,最終將無數(shù)次的靈感串聯(lián)成了曠世佳作。如果他也急不可耐地希望完成作品,一個小時作完曲子,我們還能聽見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樂頌》嗎?
你不淡定,沒有人能讓你從容。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逐步走向成功,一口是永遠吃不成一個胖子的,急于求成的結(jié)果,結(jié)果只能功虧一簣。
很多人秉承“出名要趁早”的信念,不惜一切想盡快成功,可是為什么,他們越是努力就離自己的目標越遠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心完全被渴望成名成功的思想所占領,失去了平和的正能量,這樣勢必不會成功。
努力本身并沒有錯,可是期盼迅速成功,一夜成名,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這時候,你關注的不是“該如何努力”,而是“該怎樣盡快”,會把正能量過多地消耗在“速度”上,從而影響了真正的“結(jié)果”。
或許,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必須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以尋求內(nèi)心的正能量?!拔矣肋h勝于昨天的我”
你對自己的現(xiàn)狀感覺怎樣滿意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想想看,你的競爭對手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你的客戶,竭盡全力地想把他們挖過去;同一樓層的同事和你一樣,都對那份新的美差心動不已;而樓下新來的小弟小妹正覬覦著你的位置,他們才不管你是否已經(jīng)準備好換個地方;你所處的公司也正接受其他對手的挑戰(zhàn)……
不管你從事什么職業(yè),毋庸置疑的是,今天的世界,競爭無處不在。這個世界就是這么殘酷,如果你進步緩慢,你就會被身邊數(shù)以萬計的人超過。
很多事實會向我們說明這個道理:今天的勝利輕易就會變成明天的失敗。 1896年首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馬拉松冠軍的成績,只不過是 1990年波士頓的馬拉松比賽的入圍成績,而 1990年入圍波士頓馬拉松賽的人數(shù)多達 9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