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自2003年以來,每年的蓄水過程,都使下游出現(xiàn)罕見的低水位,因而使長江中下游出現(xiàn)連年干旱。(范曉:《通江湖泊的旱與澇水壩之過?》,《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7月)范曉說,2008年、2009年,三峽水庫兩次試圖蓄水到175米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也是在緩解蓄水過程中,長江中下游出現(xiàn)了特枯水位。
2009年9月新華社播發(fā)了消息:《175米:三峽工程試驗向最終水位蓄水》:“9月15日零點,上游的長江三峽大壩落閘提前蓄水,關閉所有泄洪閘和洞孔,并在此后兩個多月中將壩前水位由145米蓄水至175米?!?/p>
為配合這則消息,同時新華社還播發(fā)記者對三峽工程總公司負責人的專訪和背景資料,介紹“只有在175米的水位下,安裝的26臺70萬千瓦巨型機組才能在高水頭下達到其設計能力”。
——可以看出,蓄水至175米的高水位,是一個發(fā)電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其他如“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發(fā)揮的說法”,其實有許多只是說辭。若要向高水位沖刺,勢必進一步減少下泄的流量,影響長江中下游水系的生態(tài)。
為了解釋蓄水至175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拿三峽電站與大亞灣電站作比較,稱“機組全部投產后,平均年發(fā)電量將達847億千瓦時,比水位在156米時增加100多個千瓦時。相當六個半葛洲壩和10個大亞灣核電站”,并稱“三峽電能將在更大范圍內惠及全國”。(見2009年9月16日《新華每日電訊》)
看來,記者還是用多年前的舊資料寫稿,名滿天下的三峽工程非要拿同樣知名的核電企業(yè)來過招、比較,給自己增加分量,委實沒有太大必要。更搞笑的是,還弄錯了數(shù)字。--其實,2002年大亞灣和嶺澳核電4臺百萬噸級機組均已投產,年發(fā)電量已達300億千瓦時,超過了長江三峽電站計劃最大年發(fā)電量的三分之一。--作這種比較只有一種解釋,試圖表明水電比清潔能源核能優(yōu)越,在中國有更大的責任擔當。
2009年10月,三峽水庫平均入庫流量為每秒1.25萬立方米,而因蓄水,下泄流量一度低至每秒0.65萬立方米,僅為河流正常流量的一半左右。這些都是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總公司提供的水文數(shù)據(jù)。九十月間,長江中下游仍赤日炎炎,酷暑未消。為了緩解下游旱情,長江防總命令入庫容量每秒大于0.95萬立方米即按每秒0.95立方米下泄,如小于這個流量的,即來多少放多少。結果,2009年秋天三峽水庫繼2008年之后,蓄水到175米的目標,再次落空。
2010年秋天,三峽水庫鉚足了勁,為了確保實現(xiàn)蓄水到175米,不得不冒著遭遇上游秋汛所出現(xiàn)的洪峰和加重泥沙淤積的風險,將開始蓄水的時間由往年的9月下旬(2009年的9月15日),再提前到9月10日開始下閘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