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30日,當美國總統(tǒng)里根被刺時,白宮新聞秘書詹姆斯·布萊蒂也受到了重傷,子彈從他的前額射入,鮮血直流撲倒在地,當時許多新聞機構都報道了他死亡的消息,因為沒有人能相信,大腦受此重創(chuàng)的人還能活命。
但是,就在六年后,他竟然奇跡般地克服了半邊大腦受損的行動不便,能夠和妻子一同外出旅游,而且一如既往的幽默。當時,他對記者說的一段話讓人記憶猶新:
“幽默感,使我能撐下來。厄運是會打擊我,但它打不倒幽默感的那種深度!”
想一想,這幽默感究竟是什么?它是面對不同環(huán)境的積極的態(tài)度。第一次將英語“humour”翻譯為“幽默”的是現(xiàn)代著名學者林語堂。林語堂本身也是一個幽默大師,他曾經(jīng)自嘲道:“人越老,夢越少。人生總是由理想主義走向寫實主義之路。語云,婆兒愛鈔,姐兒愛俏,愛鈔就是寫實主義,愛俏就是理想主義。這都是因為婆兒姐兒老少不同的關系?!?/p>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夠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些順利少些挫折,可是命運卻似乎總愛捉弄人、折磨人,總是給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厄運,適度的厄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因此厄運又是一種挑戰(zhàn)和考驗。我們的生活因厄運變得豐富而多彩,我們的性格因坎坷而錘煉得成熟。厄運來臨——與厄運挑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升華自己,這就是逆境與厄運的意義所在。
人生重要的不是擁有什么,而是經(jīng)歷了什么,任何坎坷的經(jīng)歷都是一種寶貴的人生財富。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xiàn)的?!标P鍵的問題是應該如何面對厄運與不幸。最難的境界是在逆境中學會幽默。要在逆境中學會幽默卻相當不易……挫折,成功,失敗,有幾個人能看透?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從容?
逆境中的幽默可以讓人心平氣和,不急不怒,能讓人仔細分析所處困境,理清思路,找出解決辦法,順利渡過難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不利局面下能保持幽默會給競爭對手以極大的心理壓力,此時的幽默會讓對手心驚膽戰(zhàn),不寒而栗。順境中的幽默也可以讓人保持心態(tài)平靜,戒驕戒躁,可以讓人看清鮮花叢中的荊棘,看到陽光道上的陷阱,使人頭腦清醒,繼續(xù)勇往直前。
假如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多一點幽默,少幾分呆板,是不是會增添生活的愉快和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如果我們的工作中多一些幽默,少幾分冷峻,是不是會減輕工作的重負、增進工作的熱情?如果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多一些幽默,少一些照本宣科,用幽默來創(chuàng)造一種融洽、輕松、和諧、友善的氣氛,思想政治工作將會增加多少吸引力、說服力、凝聚力啊!
幽默是一種人生的高超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