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幽默的真與偽

用幽默激活人脈 作者:千高原


看了《藝術人生》之類的電視節(jié)目也許就會明白,幽默是分真與假的。

為了幽默而強作幽默就是偽幽默。幽默的前提是諧趣,必然有滑稽的因素,我們能認識到的一切似乎是一種突然的頓悟,是一種愉快感和包含笑的行為的具體感受。

魯迅曾說,“幽默”既非國產,中國人也不是長于“幽默”的人民。對于這個結論,后人一直爭議不斷,很多學者千方百計地舉出許多例子,來說明中國人并不缺乏幽默感。

幽默到底在中國人心目中占據著怎樣的位置?國人對幽默的認識有哪些誤區(qū)?

1.幽默不等于“搞笑”、“耍嘴皮”、“無厘頭”

幽默(humor)原本是一個外來詞匯,最早是由林語堂先生從英語詞匯轉譯成為中文詞匯。其實,漢語中早有類似的詞匯,如“詼諧”、“滑稽”、“搞笑”等,但它們卻與幽默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一向將幽默視為創(chuàng)新能力與國民素質的核心部分,可對中國人來講,幽默似乎只是“搞笑”、“耍寶”、“無厘頭”的代名詞,到頭來只是使人一笑了之!

西方人的幽默,力圖追求不和諧中的和諧與和諧當中的不和諧,使人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一面。因此,幽默被視作創(chuàng)造力的直接表現,也是對個人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發(fā)。而中文中的詼諧、滑稽等詞只是使人發(fā)笑,而缺乏深刻的內涵。

香港很多影視作品中,有許多搞笑鏡頭,但大都留下了刻意雕琢的痕跡,往往只是為了尋開心,一笑了之而已,缺少能在人心靈深處留下深刻的啟迪。

2.幽默有化解壓力的功效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幽默感的人會有更高的主觀幸福感與樂觀人格,所以西方人倡導幽默,也是為了使自己活得更瀟灑,更快活。

3.幽默是人脈的催化劑

幽默可以幫助人們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獲得更多的人際和諧。在西方社會,幽默往往是開啟人際溝通之門的鑰匙。

4.善意是關鍵

是否有智慧和與人為善是幽默的關鍵問題,幽默表現出的是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但世人所追求的是一種積極心態(tài)的表現,而非刻毒的傷人。即使在敵對當中,也能為矛盾的雙方渲染一種搞笑的氛圍——沒什么大不了。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幽默感不但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可以完善一個人的人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