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作為演講“序曲”的開場白,為每個期望獲得成功的登臺者所重視。世上五花八門的開場白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速成法,就是在瞬間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另一種是“慢工出細活”,花幾分鐘讓聽眾醒悟你想與他們分享哪類樂趣。
不論哪種方式,幽默感都能幫助你獲得聽眾的共鳴,以順利進入演講主題。
下面是幾首不同品格、風味的“序曲”,從中你或許會發(fā)現(xiàn)演講者笑中啟動,以幽默尋求共鳴的獨特匠心。
講述自身經(jīng)驗中那些人人有同感的不對勁之處作為“楔子”。名作家吉卜林在向英國一個政治團體發(fā)表演說時,講了下面的笑話引起全場捧腹大笑。
“各位女士先生們:我年輕時,曾在印度當記者,專門替一家報社報道犯罪新聞。這是很有趣的一項工作,因為它使我認識了一些騙子、拐騙公款者、謀殺犯以及一些極有進取精神的正人君子。(聽眾大笑)有時候,我在報道了他們被審的經(jīng)過后,會去監(jiān)獄看看這些正在服刑的老朋友。(聽眾大笑)我記得有一個人,因為謀殺而被判無期徒刑。他是位聰明、說話溫和、有條理的家伙,他把他自稱為他的‘生活的教訓’告訴我。他說,‘以我本人作例子:一個人一旦做了一件不誠實的事,就難以自拔,會一件接一件地一直做下去。直到最后,他會發(fā)現(xiàn),必須把某人除掉,才能使自己恢復正直。’(聽眾大笑)哈,目前的內閣正是這種情況?!?聽眾歡呼)
吉卜林沒有信口晾曬記憶中的舊聞舊事,而是玩笑性地圍繞準備進入的政治話題渲染了一些近乎怪誕的趣事,從而搭建起自己的溝通橋梁。
作家王蒙機智、幽默。一次,王蒙先生應邀到上海某大學演講時,一開始他就說:“由于我這幾天身體不太好,感冒咳嗽,不大能說話,還請大家諒解。不過,我想這也不一定是壞事,這是在時刻提醒我——多做事少說話……”幽默的開場白立刻引起了臺下的笑聲和掌聲。
“五四”新文化時期的胡適先生在提倡白話文的一次演講會上,用“打油詩”發(fā)言說:“文字沒有雅俗,卻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來同一字,聲音少許變了,并無雅俗可言,何必紛紛胡鬧?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號;古人懸梁,今人上吊;古名雖未必佳,今名又何嘗妙?至于古乘輿,今人坐轎;古人加冠束幘,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轎作輿,豈非張冠李戴,認虎作豹……”你看胡適先生這樣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的介紹古今文字知識,將文言白話對照,你說幽默不幽默呢?
下面是某老師的開場白:
“同學們,今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出太陽的時候),同學們的精神好像不是很振奮,好像還有的同學沒有來。但是我相信他們肯定也在掙扎來還是不來,所以就會用擲硬幣的方式?jīng)Q定。如果正面朝上,就在寢室繼續(xù)睡覺;如果反面朝上,那就去上網(wǎng)或者是逛街;如果很不幸的是,硬幣立起來,只有去上課了。我想硬幣朝上的機會應該會比較多,所以那些同學繼續(xù)在寢室睡覺。好了,我們開始上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