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對婚姻不滿,抱怨配偶不理解自己;有的員工對工作不滿,抱怨老板不尊重、重視自己;有的企業(yè)對客戶不滿,抱怨客戶不了解他們的產(chǎn)品。這些抱怨產(chǎn)生了一種假象,抱怨者把問題歸于別人,仿佛自己是一個受害者,于是獲得了片刻的安寧。這樣的心智模式就是不能獲得解脫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癮頭。
受害者心態(tài)可能來自于幼年或童年時希望被別人不斷關注、安慰的一種癖好。這種癖好就像我們曾經(jīng)講過的意識雷達,若一個人的頭腦中開啟了這種雷達,他就總是會發(fā)現(xiàn)各種不公平,因為當他對公正有一種癖好時,他就對不公正十分敏感。本來這件事不存在公正與不公正之別,或者別人偶然說的一句話里并不包含敵意,他也能感受到某種敵意,這是他自己的意識雷達探測到的。
這里存在一個映射關系,人接收信息就會作出反應,別人明明沒有敵意,但你感受到了敵意,那你隨后的行為就有敵意了。而且你的敵意別人能夠接收到,他本來沒有敵意也會報之以敵意,于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最后你就“夢想成真”了。
有這樣一個案例。據(jù)說國外的警察抓到兩個嫌疑犯后不敢打這兩個人,就用手銬把他們各銬一只胳膊,讓他們互相打。剛開始兩個人還有一種默契,我不打疼你,你也不打疼我。但是在此過程中,其中一個人總能在某一次感覺到,對方打自己的這一下比自己剛才打對方的那一下要重。有了這種意念后,他下手肯定要重了,這一重就反饋到對方身上,對方一定會用更重的拳頭來還擊。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兩個人都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這是一種映射游戲。如果兩個人能夠形成一種默契、事先溝通好了,說萬一打重的話并不是有意的,或者說,當一個人覺得另一個人打重了,他就有意打輕去還擊,這個游戲就玩不起來。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覺得對方是敵意的,形成了這種心智模式,最后傷己傷人。
這個案例可能有助于一些員工心智的解套。有些員工總希望在氣勢上壓倒別人,也會用這種姿態(tài)對待領導,雖然可能會稍微收斂一點,不那么明顯。而領導覺得這個人是自己的下屬,還那么囂張,就要打壓。員工又反過來想,自己已經(jīng)是下屬了,領導還這樣打壓,就該反抗,于是映射關系就形成了。最后,這名員工不堪忍受,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仍會被領導打壓。遇到這種人,你不僅要同情他,還要幫他分析內心的心智模式是不是出現(xiàn)了問題。如果他不能從自己內心去解決這個問題,他的命運就會被套牢,永遠無法解套。
無論是個人、企業(yè)還是國家,若一次又一次踏入類似的命運中,就需要審慎而冷靜地思考,如果不能找到根本原因、發(fā)現(xiàn)錯誤的心智模式,就會一次又一次犯下同樣的錯誤。就像西方諺語里講的,如果第一次出軌是不小心,第二次出軌是情有可原,就可以預見他會第三次、第四次不斷出軌。巴菲特在講到投資時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一個人第一次不誠實,第二次還不誠實,我?guī)缀醪荒軌蛑竿院髸\實”,因為他的心智模式就是不誠實。正如一個哲學家所說:“只有從未偷情的女人,沒有只偷過一次情的女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