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銀魚來》 書評(9)

銀魚來 作者:冉正萬


范若昌很多的時候是以正人君子的面孔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他主管四牙壩的事務(wù),每年捕銀魚的時候,都是他指揮,也是他主管分配,他兄弟范若奎行事張揚,殺人不眨眼,他總是勸導(dǎo),范若奎出爾反爾,已經(jīng)給了孫國幫的八塊大洋,還要收回來,孫國幫不給,就打死他家六只雞和兩只鵝。當(dāng)孫國幫向范若昌告狀時,他馬上拿出八塊大洋來了結(jié)這件事。范若昌對這個給他惹禍的兄弟持有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因范若奎在政府中地位不斷提高而暗自高興,一方面為他大開殺戒,得罪四牙壩鄉(xiāng)親而苦惱。當(dāng)然,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他都念及兄弟之情,解放時,范若奎走投無路,詐死,范若昌用棺材裝回范若奎,讓他藏在自己挖的地道里??箲?zhàn)時,出錢方面,他是沒的說,只是不敢扛槍,把槍給了別人,他擔(dān)心自己遇到日本人不敢開槍。總的說來,這是一個集狹隘與大方于一體的人,他的膽小也是與自保、宅心仁厚有關(guān),因為膽小,他老是沒有安全感,挖地道藏身與物就是這種心理的表現(xiàn),在這方面,他是比不上白嘉軒的,白嘉軒是一個可以在危難時刻將生命置之度外的人。不過,他和孫國幫的斗爭,是可以和白嘉軒與鹿子霖的斗爭有一比的。范若奎殺十二個紅軍的時候,范若昌認為孫國幫不阻止,就是想讓范家添血債,在四牙壩威望降低,這與事實不符,但也非空穴來風(fēng)。長期以來,孫國幫看范若昌財大氣粗,在四牙壩呼風(fēng)喚雨,壓住自己,他倒是希望范家出點事,哪怕是錢財耗盡,但是真的要他親手做對不起范家的事情,他還是于心不忍。為了女兒范容的病能好,他在范若昌前妻的墳上釘竹簽,就使他良心負罪,大兒子孫佑能死了,他就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報應(yīng),誰要他起害人之心呢?從整個小說看,孫國幫比范若昌在讀者心目中的得分要高一些,他也是書中當(dāng)之無愧的第一號人物。他堅信,憑勞動可以掙得一份家業(yè),但時代一再嘲弄他這一誠實的做人原則。國共內(nèi)戰(zhàn),使他從莽莽大山中穿過,歷經(jīng)千辛萬苦到達貴州的銀魚挑子在炮火中丟棄,連大兒子也一并丟失。兒子丟了,他連真相也瞞著妻子。在國民政府期間,他想積聚了一份家業(yè)而不得;解放后幾十年不斷的運動和窮折騰,他過的是苦日子,成就一份家業(yè),連想也不要想;到土地承包,他已經(jīng)老了,和啞巴兒子孫佑賢靠做爆竹維持生計,家業(yè)夢在他看來已經(jīng)不需要了,當(dāng)然也無法實現(xiàn)。直到有一天,一百多歲的孫國幫坐在輪椅上,由八十多歲的兒子推著,成了四牙壩閃亮的風(fēng)景和招牌。孫國幫晚年的情景,和余華《活著》中的福貴有幾分相像,他們都歷經(jīng)苦難,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了,福貴只剩下一條老牛,孫國幫只余下一個啞巴兒子。他們的強韌的生命力是我們民族的重要特征。

小說中孫國幫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通過他瞥見晚霞中的余紅嶺動人美景表現(xiàn)出來,也十分貼切,生動感人,他還試圖把這種感情傳送給兒子佑能??赡苡腥藭蓡枺瑢O國幫識字少,能對大自然產(chǎn)生審美情愫嗎?我覺得完全可能,我的故鄉(xiāng)一個大字不識的七十多歲老太太,重病期間,硬撐著起來,來到大門前,扶住門框,她說,外面青枝綠葉多好呀!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留戀,她不比知識分子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