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銀魚來》第八章(6)

銀魚來 作者:冉正萬


話還沒說完,范若奎已經(jīng)扭身出門,范若昌追出去,看見他已經(jīng)跨上馬,鞭子抽得那馬不知所措,四蹄凌亂,直到跑出數(shù)十丈遠,它才達到他想要的速度,飛奔而去。范若昌沒有料到的是,若奎這一去沒多久,又殺了一百多人。

范若昌聽說孫國幫當時和若奎在一起,他便不無責(zé)怪地想,他應(yīng)該制止他呀。當他看見孫國幫端著酒碗嚼著泡姜,他覺得自己的腦袋突然變得像麻雀的腦袋一樣小,別的事都想不進去,只想一件事:他怎么會制止若奎?說不定他巴不得若奎背上這些命債,故意嚼得“咔嚓咔嚓”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幾年前,范若昌在松子坎法王寺送子觀音面前許愿,求上天給他一個兒子。遇到廟里的長老,長老問他所求何事。他誠懇地告訴法師,他范若昌這輩子與人為善,老不哄少不欺,不應(yīng)該沒有兒子。長老可憐他,為他靜坐入定觀察,然后告訴他,他沒有兒子不是因為他這世有什么過錯,而是他累生累世以來欠下的冤魂孽債太多了,有被他蒙騙的,有被他欺詐的,更有被他殺害的,他的精血在他內(nèi)人的肚子里剛長出個芽苞就被這些冤親債主索走了。他問長老有沒有辦法化解。長老說,辦法是有的,就是不曉得你做得到做不到?范若昌說,請長老往下講。長老說,辦法很簡單,就是從現(xiàn)在起做一千件善事,不管善事有多難,也不管多大多小,只要有機緣碰到就要去做,你能做到嗎?范若昌松了口氣,說,積善積德本來就是我愿意做的事。長老淡淡地笑了笑,說,世人只知道作惡要付出代價,不知道行善也要付出代價。舉手之勞的事,于自己無損的事,能做到的人何止萬千,發(fā)心去做,明知于己無利還敢做的人有多少?勇猛精進,敢以身飼虎的人又有多少?范若昌說,我明白了。

從那時起不管碰到什么事,范若昌都會想起長老的話。在長老面前他說他明白了,其實很多事要經(jīng)歷過后才真正明白,遇到善惡分明的事好辦,遇到不尷不尬的事就不知道怎么辦了。比如他和孫國幫的關(guān)系,他真心實意地希望和他肝膽相照,不要有任何芥蒂和隔膜,可他努力了這么多年,他們之間無形的墻不但沒扒掉,反而越筑越高了。這幾年,互相之間走動的次數(shù)在減少。雖然兩家相隔只有二三里地,除非他辦酒或者過年過節(jié),孫國幫出于禮節(jié)去他家看望一下,別的時候走錯路了都是不會進屋的。前些年,范若昌只要走到孫國幫家那個方向,他都要拐彎進屋去看看,他覺得這是為了和孫國幫保持一種熱絡(luò)的關(guān)系,可每次他從孫國幫家回來,都覺得自己在他面前又低三下四了一回,說了一大堆熱心熱肺的話,人家還是那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雖然他平時勸慰自己,這是兩人的脾氣不同,沒必要計較,但現(xiàn)在只要看到孫國幫家的黑瓦房,他心里就害臊和難過,難過的是白費一番苦心,害臊的是自己的熱臉貼了那么多次冷屁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