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官迷蔭昌的紛亂人生
在清末民初的風云人物中,蔭昌的名頭不算太響,但與他有關的人或事說出來你絕對會非常感興趣。先說幾個不會讓你犯困的:
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核心人物德皇威廉二世稱兄道弟,關系鐵得撕不開;
他曾多次解袁世凱于倒懸之急,袁氏全家視其為“恩上”;
他參與的很多重大歷史事件都是當今每個文科生要求必須熟練掌握的,如對義和團和武昌起義的鎮(zhèn)壓;
他有幾個學生是任何學過歷史的人都不可能繞開的,比如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曹錕;
……
一
蔭昌的一生絕對算得上傳奇,但他的身世平淡無奇。他雖是滿族(正白旗人),也出生在北京,卻不過只是平頭百姓。由于沒有過硬的關系,1872年,13歲的蔭昌被選入京師同文館德語班學習。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會感到疑惑,京師同文館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屬的洋務學堂,級別很高,蔭昌怎么沒有關系反而被選入里面讀書呢,而且所學專業(yè)又是在今天看起來很熱門的外語?
你有這種疑惑很正常,時代不同,觀念自然也會大不一樣,就好比以前人人輕看的歌伎,如今搖身一變就成了大家羨慕的歌星了。同樣的道理,現(xiàn)在比較吃得開的外語專業(yè)在當時卻被人所不齒。在同文館剛成立的初期,招生辦的工作最輕松,不要說有人來報名,就是連咨詢的都沒有。原因很簡單,當時人們都認為,只要學習了洋文,便是投降了外國,去同文館讀書,咱丟不起那人!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有政府做后盾的同文館推出一系列的優(yōu)惠措施,凡是進館讀書者,每人每月三兩白銀,學習成績優(yōu)異者,則增至六兩,再過一期增至八兩,最后可以增至十二兩。這是一個什么概念?舉個例子,在當時,一個翰林給中堂尚書當家教,每月最多也不過八兩銀子。讀書不但不花錢,而且還能養(yǎng)家糊口,真不錯。但令人驚奇的是,就是沒有人買賬!既然軟的不行,那就只好來硬的,最后決定從八旗官學中挑選學生。雖然是挑,但去同文館讀書的人,不是無權無勢,就是又蠢又笨,真正的大家子弟,早就花錢或托關系逃之夭夭了。
于是我們應該很容易地想到,同文館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蔭昌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光緒三年(1877)劉鴻錫出使德國,清政府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翻譯和軍事人才,派蔭昌以“三等翻譯官”的身份前往德國使館,并趁機學習陸軍。結(jié)果蔭昌連日常德文都不能對付,遂被降為“四等”。雖然德語沒有學好,但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1879年蔭昌報捐光祿寺正卿銜。光緒十年(1884)10月許景澄出使德國,蔭昌又被派去柏林,德文還是不行。政府真是白給蔭昌發(fā)了那么多年“工資”。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學好一門外語很重要,如果蔭昌能早點悟出這個道理,仕途道路可能會更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