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這樣HOLD住幸?!?第1章 幸福之根:有德(9)

就這樣HOLD住幸福 作者:木紫


明代有個叫曹鼎的人,在任泰和典吏時,押解一名絕色女賊,因來不及趕回縣衙,共宿荒山野廟。夜間,那女賊為了逃生,頻頻暗送秋波,屢用色相勾引。曹鼎剛開始心猿意馬,情急之下,用紙寫下了“曹鼎不可”四字貼在墻上,作為對自己的警戒。寫了撕,撕了再寫,如此反復(fù),直到天亮,終于抗住了女賊的誘惑。曹鼎抵制住女賊色相勾引,靠的就是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修養(yǎng)。

試想,如果曹鼎管不住自己,中了女賊的計,結(jié)局不是被賊人所殺就是犯下瀆職罪,以后的路走起來就不會順利了,命運就會向著悲慘的方向發(fā)展。當(dāng)下,很多的高官落馬、富豪破財,背后往往會牽出一個或者若干個“情婦”,這說明什么?說明男人過不了美人關(guān),就要遭殃。而一個具有慎獨精神的人,自控意識比較強(qiáng),自控能力也比較強(qiáng),無論何時,無論何種境況,都不會有“非分之想”,也不會做出“非分之事”。

那么,如何做到慎獨呢?

越早在生活中做到了自我約束、嚴(yán)格自律,越能早早到達(dá)慎獨的境界。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告訴孩子,在寫作業(yè)、考試的時候,不管老師在不在,都不要抄襲、偷懶;即使教室里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也不拿別人的文具;不管爸爸媽媽有沒有在家,不讓動的東西都不要動;過馬路的時候,不管有沒有車輛,都要等到綠燈的時候才走過去;不管是等車還是買東西結(jié)賬,都要自覺地排隊,排隊的時候安安靜靜,不要大聲聊天、打電話。小的時候養(yǎng)成了習(xí)慣,慢慢地就形成了這種性格,人格結(jié)構(gòu)中道德的力量更強(qiáng)大,做事情自然就能以德的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自己了。

有的人不把這些生活瑣事放在眼里,覺得這跟一個人的修養(yǎng)沒有關(guān)系。一旦這樣想,對自己的要求就放松了,更不利于形成高尚的品質(zhì)。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平時不寫作業(yè)、考試偷懶、抄襲的孩子,養(yǎng)成了壞習(xí)慣,就容易滋生懶惰、僥幸的心理,他的性格成分就會有很多消極的特質(zhì),比如,責(zé)任感較差、主動性不強(qiáng)、投機(jī)取巧等。等哪一天、哪一件事管不住自己了,就會犯錯誤。

一個視抄襲、偷懶為可恥行為的人,他的人生觀是非常積極的,他懂得任何形式的收獲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工作獲得的,持有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即使誘惑來到面前,也能理智地面對,而不是被同化。

說到頭來,懂得慎獨的人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他們懂得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在限制自己欲望,遵守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chǔ)上獲得的。而隨心所欲、任意妄為即使獲得了暫時的滿足,貌似自由,其實并非真正的自由,因為這種自由是與大的環(huán)境相背離的,要付出代價,所以實質(zhì)上是不自由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