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辰還能在宮城里行動自如的,不是內(nèi)局宮婢太監(jiān),就是負責巡視的皇室禁衛(wèi)軍。腰帶上墜著代表尚服局的佩子,韶光伸手去解,卻聽見那腳步聲戛然而止,像是迎面碰上了什么人,片刻之后,傳來一道鏗鏘的執(zhí)禮聲。
“晉王殿下?!?/p>
亭橋上的照水梅凋謝得極快,三兩日的工夫,紫色的殘萼就落了滿地。
韶光拿著腰佩的手一頓,忽然意識到,迎面遇到的隊伍正是宮城守衛(wèi)沒錯,只是,晉王卻也在宮里……
自從福應禪院回宮,太后設的局不僅沒有削奪掉晉王的兵權,反而將她自己置于尷尬的境地——無故將十二戍衛(wèi)驅(qū)逐、罔設罪名后,不僅無法給出交代,更是無法對麟華宮有所補償。盡管太后是后宮之主,明光宮又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但晉王負責抵御突厥侵襲,在雍州鎮(zhèn)守多年,軍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太后此舉不僅冤枉了晉王,更加得罪了那些死心追隨晉王的眾將士。
于是所有跟去祈福的宮人都意識到,明光宮和麟華宮的對抗在所難免。只要待在宮里,無論怎樣和光同塵、避其鋒芒,恐怕都免不了沖突。
然而甫一回宮,昭陽宮忽然就下了旨意,遣晉王北上,追查之前的暴民動亂一事。事出突然,且事態(tài)緊急,麟華宮的十二戍衛(wèi)幾乎是連夜兼程,跟隨晉王馬不停蹄地去了臨汾。
宮里的人紛紛猜測,不知皇上此舉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恰好延遲了兩宮交鋒的時間。
那道腳步聲,已經(jīng)漸行漸近……
韶光抬起頭,一襲墨色錦袍的男子就站在亭橋廊道的那一端,紫色的花瓣紛揚如雨,落在他的肩頭、發(fā)間,衣襟上……將那身暗抑肅殺之氣蒙上一層純白的迷離光澤。
“奴婢給二殿下請安?!?/p>
韶光挽著手,恭順地斂身行了個禮。
月輪的清輝照亮了那張絕美生魅的面容,也照亮了,那一雙宛若墨硯的黑眸。隔著婉轉的袖水煙光,男子目光深深,一貫深邃冰冷的眼底,映著湖面的點點粼光,倒映出一抹寶藍色的倩影,約約綽綽。
祭灶之夜,敬山亭宮宴,一應朝中高官都被太子夫婦請進宮來。值此佳節(jié)團圓之際,同樣尊貴的晉王卻被派出去查案,漢王則是與太后一樣告病未出,只有一直待在宮里的蜀王和秦王赴了宴席。太后固然是不想見到麟華宮的人,而太子又何嘗希望晉王回宮攪局?
兩方陣線已然分明,腳下這座亭橋就是抵達敬山亭的必經(jīng)之路。韶光行過禮,很自然地讓出道路,只看著對面高貴的晉王殿下是否要從此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