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俠仗義的大俠有錯嗎?
文 / 如風(fēng)
大俠行俠仗義,是對,還是錯?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中就在上演這樣的對決:大俠行俠,懲戒作惡者,除暴安良,還社會一個公平和正義,是一種善惡有報的仗義行徑;大俠手執(zhí) “正義之劍”,以暴制暴,這種行為就像一只野獸消滅掉另一只野獸。當(dāng)人人都成了“正義之神”,人人都手執(zhí)一把“正義之劍”之時,整個社會毫無秩序可言,離天下大亂也就不遠(yuǎn)了。
不可否認(rèn),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大俠情結(ji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該出手時就出手,飛檐走壁,懲惡揚(yáng)善,諸如武林高手,諸如梁山好漢。歸根到底,這一切源于對公平與正義的期望,對善的呼喚。
當(dāng)自己有這份能力的時候,每個人就是一個大俠;當(dāng)本身沒有這個能力,或者條件不夠時,他們就迫切需要找一個大俠或者是大俠的代言人,舉起那把“正義之劍”,化作一縷強(qiáng)光,刺破籠罩在社會上空的層層陰霾,直抵每一個渴求公平的人的內(nèi)心深處。整個社會的情緒都從大俠的行為中得以宣泄。在平淡得近乎枯燥的生活中,這樣一個人的橫空出世,無疑像一針強(qiáng)心劑。特別是那些飽受生活的苦難與折磨的人,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可以發(fā)泄內(nèi)心憤懣的代言人。長期以來的幻想和愿望,仿佛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而大俠得到了肯定,甚至是贊揚(yáng),似乎也更加確信自己的行為并不違反道德,至少是維護(hù)公平與正義所必需的。這種全民的社會效應(yīng),在某種程度上,大俠的意圖與公眾情感宣泄的需要高度契合。換句話來說,他之所為,即是公眾之所想,成為公眾意愿的代言人和執(zhí)行者。人人直呼其為“大俠”,或許恰恰就是這種心態(tài)的體現(xiàn)。
在其或漫長或短暫的生命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受過他人的惡行相待。其中相當(dāng)一部分惡行,僅能通過道德加以苛責(zé)。彼時彼地,法律顯得既蒼白又無力。我們也許會同情,會憤怒,但不會想到去嚴(yán)懲那些原本與我們無關(guān)的作惡者。別人的苦難,終究是別人的,我們的克制,多半源自于不曾感同身受。然而,一旦有人這么做了,我們的內(nèi)心卻難免會感到快慰。
所有的人都會陷入這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中。是的,有一道光,有一個神,有一把隨時可能揮向作惡者的頭顱的鐮刀。他是正義的,強(qiáng)大的,同時又是神秘的。每個人都變得小心翼翼,謹(jǐn)言慎行,生怕自己成為大俠的下一個目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