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昔年種柳》裂帛

昔年種柳 作者:姚敏


春天于我是一個地理概念。

在故鄉(xiāng)溪頭,水底滑溜溜的青苔綠染上了岸邊細柳。風一天天妖嬈,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打翻了金色的顏料桶,潑濺得漫山遍野。桃花紅李花白,陽光攪混了空氣里的一萬種香料,煉制成春天的迷幻藥。我像個貪得無厭的浪子,盡日在花叢里無所事事地穿梭,用力吸吮清晨花蕊里清甜的露水,和蜜蜂蝴蝶爭搶春色。

而其實,這樣的鏡頭只是成年后的想象,是遠離故土多年之后,在被高樓圍困的都市里的癔念。記憶已經模糊,而距離年老又還早,在一個兩不著地的中間年歲,過去未來,都如同毛玻璃一樣看不分明。春天在一個懵懂少年的眼里真的停留過嗎,真的喚起過驚喜與悵惘,真的曾經啟蒙過一個孩子心底里最初的愛情?

幼年的記憶是襤褸的。年輕的母親在春天的竹林里砍伐隔年的竹子,男人一樣走了長路扛去集市,換回鹽巴和白糖。祖父的藍布長衫已經和須發(fā)一樣斑白,春天午后的陽光里,握著篾刀的祖父,在一棵老核桃樹下昏昏欲睡。春雨淅瀝,從滑溜溜的田埂上跑回家,張開了口的布鞋被泥巴糊得沒了鼻子眼睛。

但春天從不襤褸。每一莖枝頭都歡喜熱鬧,每一瓣落花都潔凈高貴。四月,一聲驚雷過后,雨一夜一夜落在老屋的青瓦上,落在綠茸茸的草坡上,一畦一畦的豌豆苗很快將山坡的黃土掩蓋得沒了一絲痕跡。似乎山野亙古以來就是富足的桃源,從未有過冬天的荒冷與蒼涼。我生于春末夏初,芒種前后。

我知道這個句子是個病句。其實,芒種一過,就是仲夏,與春天分明已然不搭界了。

母親說,生我的那年,故鄉(xiāng)大旱,野地里除了鋪天蓋地的紫云英什么也不生長。二十歲的母親從頭到腳長滿了瘡,夜里熱得無法入睡,整整一個夏天便將蚊帳支在院壩里,直到秋涼。

我常常忘記,母親為我紀年的乃是農歷,農歷的四月,早已經不是春天。但我習慣了這個病句,習慣了一個一個數(shù)著春天的節(jié)氣,等待季候上的春天過完,夏天到來。似乎春天只適合等待,等待一年又老去,然后對自己說,四月過完了,該起身了。

祖父今年整整一百歲了,去世已經二十年。我本來想,要為他寫一篇長文,可是,他正月初八的祭日過了,清明過了,農歷三月的生日也過了。我竟一直不能動筆。

這夜里被雷聲驚醒,腦子里竟電光石火般閃過“裂帛”這個詞語。想起的是簡媜的句子:“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開頭?”

2008·4·24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