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鍵時刻》一個職業(yè)外交官眼中的中國現(xiàn)代化史伯明(9)

關鍵時刻:美國精英眼中的中國、美國與世界 作者:門洪華


【訪談札記】

美國人的熱情寫在臉上,用這句話來形容史伯明先生實在再貼切不過了。2011年10月27日下午與史伯明的會談頗有如坐春風之感。他說,我們從批評中吸取給養(yǎng),我們對贊賞表示感謝,我們對批評和贊賞都做出積極回應,清晰表明了自己理性而溫和的立場。

史伯明對中美關系的前景表示樂觀,但也清醒認識到當前的中美關系處于艱難時刻,中國擔心美國遏制其經濟崛起,美國最近重返亞洲的舉措驚動了中國,在臺灣事務上的做法對中國產生了負面影響。

史伯明認為,中美兩國都面臨著在國內安頓好自己的問題?!罢碱I華爾街”運動在美國四處開花,表明其社會統(tǒng)一和社會認同遭受挑戰(zhàn)。20世紀60年代越南戰(zhàn)爭期間出現(xiàn)了同樣的情況,導致了美國國內政策的大調整。這些年來,美國過于自信了,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新經濟促使美國單極時刻的到來。隨后美國進行了兩場戰(zhàn)爭,出現(xiàn)了擴張過度。美國國內金融體系的崩潰與擴張過度相唱和,導致美國陷入困難時刻。

在史伯明辦公室(2011年10月27日)史伯明是“乒乓外交”的親歷者,曾任美國駐上??傤I事,是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Ezra Vogel)的學生。從與中國打交道幾十年的寶貴經歷中,他深感中國變化巨大,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他認為,中國的挑戰(zhàn)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經濟上,中國依舊遵循既有的經濟增長戰(zhàn)略,盡管多年來致力于擴大內需,但實際上成效甚少,經濟結構難以調整;環(huán)境上,中國政府開始轉向這一問題,但控制起來極難;政治體制上,中國的政治參與度有所提高,但決策高度集中于中央。史伯明認為,中國未來不是接受美國式民主,中國民眾是否需要全面參與的民主體制應該打個大大的問號,中國實際上需要的是威權式的好政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