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兵東史郎在日記中記載了南京陷落不久,數(shù)千名中國士兵向日軍投降的情景,他詳細描述了中國戰(zhàn)俘任人宰割的消極狀態(tài)。東史郎所在的部隊原本在市區(qū)廣場分派營地,部署崗哨,后來突然接到命令,要他們去圍捕大約2萬名戰(zhàn)俘。
東史郎和他的同伴走了大約9英里或10英里搜尋這些戰(zhàn)俘。夜幕降臨時,他們終于聽到了蛙鳴般的吵嚷聲,他們還看到數(shù)不清的煙頭在黑暗中閃爍。東史郎寫道:“場面太壯觀了,7 000名戰(zhàn)俘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圍攏在兩面白旗周圍,白旗掛在一根枯樹枝上,在夜空中隨風招展?!睉?zhàn)俘們衣衫襤褸,穿著藍色棉布軍服和外套,戴著帽子。他們有的用毯子蓋住頭,有的帶著草席,還有的背著棉褥子。日軍讓戰(zhàn)俘排成四隊,隊前豎著白旗。幾千名中國士兵耐心地等待著日軍將他們帶走,并指引他們投降后下一步該怎么做。
中國軍隊不愿還擊,這讓東史郎深感驚訝。在日本的軍隊文化中,飛行員佩帶匕首而非降落傘,他們寧可自殺也不愿被俘。對來自這種文化背景的人來說,中國人不與敵人死戰(zhàn)到底的行為實在令人費解。當發(fā)現(xiàn)戰(zhàn)俘人數(shù)遠遠超過征服者的人數(shù)時,他對中國人就更加鄙視了。
“當我想到他們是如何將所有能找到的白布收集在一起,掛在枯枝上,然后前來投降時,感覺真是既可笑又可悲?!睎|史郎寫道。
我想,他們是怎么變成戰(zhàn)俘的呢?他們有這么多人——超過兩個師團的兵力,竟然沒有嘗試任何抵抗。這么多軍隊中一定有為數(shù)不少的軍官,但沒有一個留下來,我想他們都逃跑了。盡管我們有兩個連的兵力,而且那7 000名戰(zhàn)俘也已被解除了武裝,但如果他們奮起反抗,我們的部隊一定會被徹底消滅。
東史郎心中五味雜陳,他為中國士兵感到難過,這些人又饑又渴,飽受驚嚇,不斷地要水喝,并再三要求日本人保證不會殺掉他們。與此同時,他又對這些人的懦弱感到厭惡。當想到自己在先前的戰(zhàn)斗中曾偷偷害怕過中國人時,東史郎突然感到很羞愧。他有一種自然的沖動,不由自主地貶抑這些囚犯作為人的屬性,將他們比作昆蟲和動物。
他們成群結隊地往前走,如同在地上爬行的螞蟻。他們看上去就像一伙無家可歸的游民,臉上帶著愚昧無知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