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學大師談》第二章 散文(7)

中國文學:大師談 作者:鄭振鐸


持其說以自騁于世者,于儒、道、墨三家外,還有不少?!睹献印防镎f及的,有許行及楊朱。許行與“其徒數(shù)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彼鲝垺百t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他的徒從以為“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谷多寡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楊朱的學說,也見于《孟子》。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弊詈笏挚坏恼f道:“能言距楊、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楊朱之學說能引起孟子那末激烈的反抗,當然在那個時候一定流傳得很廣?!疤煜轮?,不歸楊則歸墨”,由這句話可知楊朱的勢力已與墨翟并駕齊驅(qū)的了?!肚f子·天下篇》所敘列的“天下之治方術(shù)者”有儒家,有以墨翟、禽滑厘為中心的墨家,有宋■、尹文,有彭蒙、田駢、慎到,有關(guān)尹、老聃,有莊周他自己,有惠施。他所評論者凡七家。每一家都有簡略的敘述。荀子的《非十二子篇》,則所非者凡六派,十二人。一派是它囂、魏牟,一派是陳仲、史■,一派是慎到、田駢,一派是墨翟、宋钘,一派是惠施、鄧析,一派是子思、孟軻。韓非子的《顯學篇》則說到儒、墨二家及其所分化的十一支派。司馬遷在《史記》的《孟子荀卿列傳》中,所敘列的除荀、孟之外,則有:齊之騶忌、騶衍、淳于髡、慎到、環(huán)淵、接子、田駢、騶奭;趙之公孫龍、劇子;魏之李悝;楚之尸子、長盧;阿之吁子即芊子。“世多有其書”。宋則有墨翟。他父親司馬談作《論六家要旨》《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所舉的六家則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也各給以評判。到了劉向,則總諸子為十家,實則“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十家者,一儒家,二道家,三陰陽家,四法家,五名家,六墨家,七縱橫家,八雜家,九農(nóng)家,十小說家。這可見那時的思想界是如何的熱鬧。劉向的敘列,可以說是最有系統(tǒng)的。但這些家派的著作,今百不存一。我們要研究他們,實在是異常的困難。但在那些有書遺留下來的“諸子”中,有一部分還是后人搜集重編的如《尸子》,有一小部分又顯然可以看出他是偽托的如《商子》。公孫龍,鄧析諸人的書也不甚重要?,F(xiàn)在都不講。只講比較重要的韓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