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學(xué)大師談》第二章 散文(11)

中國文學(xué):大師談 作者:鄭振鐸


二、漢代的歷史家與哲學(xué)家

司馬遷和他的《史記》——一部弘偉的百科全書體的史書——《史記》在文學(xué)上的影響——班固

這個時代,兩司馬并稱,然司馬遷的重要,實遠(yuǎn)過于司馬相如。司馬相如以虛夸無實之辭,寫荒誕不真的內(nèi)容,他以烏有先生、亡是公為其創(chuàng)作的人物,其作品的內(nèi)容,也不過是“烏有”、“亡是”之流而已。司馬遷的著作卻是另一個方面的,他的成就也是另一個方面的。他不夸耀他的絕代的才華,他低首在那里工作。他排比,他整理古代的一切雜亂無章的史料,而使之就范于他的一個囊括一切前代知識及文化的一個創(chuàng)作的定型中。而他又能運之以舒卷自如,豐澤精刻的文筆。他的空前的大著《太史公書》即《史記》不僅僅是一部整理古代文化的學(xué)術(shù)的要籍,歷史的巨作,而且成了文學(xué)的名著。中國古代的史書都是未成形的原始的作品,《太史公書》才是第一部正式的史書,且竟是這樣驚人的偉作。司馬遷于史著上的雄心大略,真是不亞于劉徹之在政治上。遷見《漢書》卷五十六,又《史記》卷一百三十,自序生平甚詳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于公元前145年景帝中五年丙申,其卒年不可考,大約在公元前86年即漢昭帝始元元年乙未以前。父談為太史令。遷“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fēng),鄉(xiāng)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初為郎中,后繼談為太史令。■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后五年太初元年始著手作其大著作《史記》。后李陵降匈奴,遷為之辯護(hù),受腐刑。后又為中書令,尊寵任職。遷之作《史記》《史記》有通行《二十四史》本,實殫其畢生之精力。自遷以前,史籍之體裁,簡樸而散漫,像《國語》《國策》《春秋》《世本》之類,都是未經(jīng)剪裁的史料。于是遷乃采經(jīng)摭傳,纂述諸家之作,合而為一書。其取材有根據(jù)于古書者,有記敘他自己的見聞,他友人的告語,以及旅游中所得者。其敘述始于黃帝公元前2697年,迄于漢武帝?!胺舶偃?,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自序》。”分本紀(jì)十二,年表十,書八,世家三十,列傳七十。本紀(jì)為全書的骨干。年表、書、世家、列傳,則分?jǐn)⒏鲿r代的世序,諸國諸人的事跡,以及禮儀學(xué)術(shù)的沿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