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歷史大師談》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10)

中國歷史:大師談 作者:張蔭麟


第五節(jié) 家庭

庶人的家庭狀況自然不會被貴人身邊的史官注意到,因此現(xiàn)在也無可講述。只是這時代的民歌泄露了一些婚姻制度的消息:

藝麻如之何?縱橫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少年男女直接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的自由在這時代已經(jīng)被剝奪了。在樊籠中的少女只得央告她的情人: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甚至在悲憤中嚷著: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這種婚姻制度的背景應(yīng)當是男女在社交上的隔離。詩人只管歌詠著城隅桑間的密會幽期,野外水邊的軟語雅謔,男女間的堤防至少在貴族社會當中已高高地筑起了。以一個故事為例:前五○六年,吳人攻入楚國都城的時候,楚王帶著兩個妹妹出走,半路遇盜,險些送了性命。幸運落在他的一個從臣鐘建身上,他把王妹季羋救出,背起來跟著楚王一路跑。后來楚王復(fù)國,要替季羋找丈夫,她謝絕,說道:處女是親近男子不得的,鐘建已背過我了。楚王會意,便把她嫁給鐘建;并且授鐘建以“樂尹”的官,大約因為他是一個音樂家。

周初始有同姓不婚的禮制,但東周的貴族還沒有普遍遵行,庶民遵行的程度,今不可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