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歷史大師談》第五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12)

中國歷史:大師談 作者:張蔭麟


始皇的長子扶蘇,卻是一個藹然仁者,對于始皇的暴行,大不謂然。當(dāng)坑儒命令下時,曾替諸儒緩頰,說他們都是誦法孔子的善士,若繩以重法,恐天下不安。始皇大怒,把他派去北邊監(jiān)蒙恬的軍。但二世皇帝的位,始皇還是留給他的。及三十七年七月,始皇巡行至沙丘今河北平鄉(xiāng)縣東北病篤,便寫定遺書,召他回咸陽會葬,并嗣位。書未發(fā)而始皇死。書和璽印都在宦官趙高手。而始皇的死只有趙高、李斯和幾個宦官知道。趙高和蒙恬有仇隙,而蒙恬是太子的親信,李斯也恐怕蒙恬奪去他的相位。于是趙李合謀,秘不發(fā)喪,一面把遺書毀了,另造兩封偽詔,一傳位給公子胡亥當(dāng)時從行而素與趙高親慝的,一賜扶蘇蒙恬死。后一封詔書到達時,扶蘇便要自殺,蒙恬卻疑心它是假的,勸扶蘇再去請示一遍,然后自殺不遲。扶蘇說:“父親要賜兒子死,還再請示什么?”立即自殺。

胡亥即二世皇帝位時,才二十一歲;他別的都遠遜始皇,只有在殘暴上是“跨灶”的。趙高以擁戴的首功最受寵信;他處處要營私,只有在殘暴上是胡亥的真正助手。在始皇時代本已思亂的人民,此時便開始磨拳擦掌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