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府,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承繼王位者可以繼續(xù)居住在原王府中,其他親王或郡王去世后即收回王府,由皇帝另行分配給新王居住。清代恭親王府是唯一保存完整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從乾隆到宣統(tǒng),恭親王府見證了清朝由盛而衰而亡的歷史。
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豐帝繼位,將此府賜給皇六弟恭親王奕新居住,從此這里就成為“恭親王府”。恭親王奕新去世后,世襲罔替,直到民初。
咸豐帝登極后,將慶王府歸皇六弟奕新。咸豐二年(1852年)四月,分府,從此這里就成為恭親王府,直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奕新去世。恭王府見證了奕新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大起大落的命運。他從一位文武雙全的睿智青年,到從容威嚴的外交官,再到唯唯諾諾的病人的一生,正是晚清歷史的寫照。奕新的人生經(jīng)過六次大起大落:
一起一落。咸豐三年(1853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奕新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年,連授都統(tǒng)、右宗正、宗令。五年四月,以畿輔肅清,予優(yōu)敘。七月,孝靜成皇后崩,咸豐帝以恭親王禮儀疏略,罷軍機大臣、宗令、都統(tǒng),仍在內(nèi)廷行走,在上書房讀書。
二起二落。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聯(lián)軍逼近京師,咸豐帝逃亡熱河,英法聯(lián)軍焚掠圓明園。咸豐帝授恭親王欽差便宜行事全權(quán)大臣,督辦和局。和議告成,恭親王奕新請赴行在祗叩起居。咸豐帝手詔答曰:“別經(jīng)半載,時思握手而談。惟近日欬嗽不止,時有紅痰,尚須靜攝,未宜多言。且俟秋間再為面話?!奔右曰亟^。咸豐帝能看戲,不能見兄弟!和議大局告成,對奕新不予獎賞,還做出“三條”:一要議處,二不見面,三排除在顧命大臣之外。
三起三落。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崩,奕新到避暑山莊,兩太后召見。辛酉政變后,為議政王、軍機處大臣,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同治三年(1864年),以江寧克復(fù),大局好轉(zhuǎn),遭到收拾。四年(1865年)三月,兩太后諭責(zé)恭親王信任親戚,內(nèi)廷召對,時有不檢,命奪議政王號及一切差使。王入謝恩,痛哭引咎。慈禧于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日,手書罷免奕新的朱諭,是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唯一一件慈禧親自起草的上諭,彌足珍貴。